文 | 巨潮 wave,作者 | 老魚兒,編輯 | 楊旭然
王玉鎖,一個相當低調的河北省頂級商界大佬,正在井然有序地推動著自己旗下資產 A+H 市場的上市計劃。
今年上半年,新奧股份宣布,旗下持股 34.28% 的港股上市公司新奧能源將私有化退市,并將新奧股份在港股 IPO,完成 A+H 的布局。
其中,新奧能源私有化的具體方案為:每 1 股新奧能源換取 2.9427 股新奧股份新發行的 H 股股份,外加 24.50 港元現金。很快,兩個月后的 6 月中旬,新奧股份向港交所遞交了以 " 介紹上市 " 方式上市的申請。
與傳統的 IPO 相比,介紹上市的好處是能夠跳過 IPO 環節,縮短上市周期,待私有化協議安排生效,以及港交所上市委員會批準后方可做實。但劣勢就是不涉及新股發行或資金募集,僅將現有股東持有的證券在交易所掛牌交易。
對此,新奧股份認為:公司賬面資金很充足。
不過,不差錢的自信背后是否底氣也是如此雄厚,尚待市場進一步驗證。
地產行業的萎靡影響面巨大,作為相關聯產業,新奧股份的燃氣生意也受到影響。再加上已經投資的其他產業也沒有起勢,河北前首富、低調的能源大佬王玉鎖,正在遭遇一些經營挑戰。
表現在資本市場上," 新奧系 " 的股價已經很久沒有上漲了。
01 騰挪
對于為什么要港股 IPO,新奧股份給出的官方解釋是:推進 H 股上市的主要目的是上下游一體化。
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對此解釋道," 以前子公司新奧能源做下游,上市公司做上游,以后打通產業鏈實現一體化發展。"
從法律結構上看,新奧股份和新奧能源屬于上下游關系:身為母公司的新奧股份,擁有能源生產、基礎設施運營、工程建造、泛能業務等上游與平臺型業務。而身為控股公司的新奧能源,則是中國最大的民營城市燃氣運營商之一,在全國 21 個省為 3,138 萬個家庭用戶、超過 27 萬家企業提供能源服務,運營 261 個城市燃氣項目,覆蓋接駁人口 1.43 億。
從公司實際經營來看,兩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都是王玉鎖,掌控穩定。
" 上下游割裂 " 的說法,可能并未反映出這家能源巨頭真正的意圖。相比之下,在港股市場繁榮的時期,通過資產騰挪刺激旗下資產升值,對企業來說可能更直接。
王玉鎖對此頗為擅長。2019 年末,他就曾對新奧系資產進行過一次重組,由新奧股份以 " 蛇吞象 " 方式收購新奧能源 32.81% 股份,交易金額高達 258.4 億元。
當時新奧股份停牌前,公司股價僅為 8.30 元 / 股,總市值約為 115 億元。交易完成后,公司股價持續上漲。目前營業收入千億級別,市值接近 600 億元。
而這次私有化新奧能源的規模將更為龐大,交易總價值接近 600 億港元,相當于新奧能源 673 億港元市值的近九成。
此次私有化的現金代價最高將達 183.61 億港元,這無疑會進一步加劇財務壓力。新奧股份在公告中坦言,假設本次交易的現金支付部分全部采用借款支付,交易完成后公司資產負債率將從 54.3% 飆升至 67.08%。
而在 2024 年末,該公司有息負債已達 310.18 億元,貨幣資金僅 134.35 億元。
盡管公司對外表示 " 隨著經營積累,資產負債率影響會持續降低 ",但天然氣行業正在經歷周期性下行,去年新奧股份凈利潤已經同比大跌 36.64%。
02 下行曲線
王玉鎖的創業故事,堪稱中國民營企業家人生逆襲的經典劇本。1964 年出生于河北廊坊勝芳鎮的他,在第三次高考失利后開始踏足商業之路,以圖謀生。
他從小商小販起家,從擺地攤賣葵花籽、啤酒到女式背心的生意都做過。據稱其早期的商業嘗試屢戰屢敗,幾乎虧光本錢。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 1986 年。當時苦于賺錢無門的王玉鎖偶然聽說賣煤氣罐可以賺錢,便通過賒銷方式賺到了第一桶金。
在那個大多數家庭仍以煤為主要燃料的年代,王玉鎖敏銳嗅到了燃氣行業的商機。他一舉拿下 3 個氣井,從此成為天然氣產業里最早的民營企業家之一。到 1989 年,王玉鎖創辦新奧燃氣,并借著 " 西氣東輸 " 的東風,在 20 世紀 90 年代初將版圖擴張到 60 多個城市。
2001 年新奧能源成功在香港上市,并快速成長為除 " 石油三巨頭 " 之外,國內第四家擁有天然氣進出口權的企業,考慮到新奧民營企業身份,這個角色更顯特殊。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4 年中國天然氣行業排名前五的城燃企業,合計零售天然氣量達約 1,355 億立方米,占總市場份額的約 31.7%。而按 2024 年的零售氣量計算,新奧股份是其中當之無愧的最大民營企業。
然而世上沒有常青的生意。曾經以穩定著稱的燃氣行業,如今也已經在面臨增長瓶頸。其中原因在于,燃氣跟房地產行業的波動關聯比較大。近些年我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整個燃氣行業持續擴張的腳步也停了下來。
作為行業頭部企業,新奧股份自然不能獨善其身。自從 2023 年以來,新奧股份的營收凈利潤情況都持續下滑。營收從 1438.42 億元下滑至 2024 年的 1359.1 億元,2025 年一季度依舊沒有扭轉這一跡象,實現營收 337.4 億元,同比下滑了 1.44%。
凈利潤方面,2023 年因新奧股份有套期保值和出售新能礦業的股權收益,所以凈利潤同比增長了 21.34%,但若扣除這些非經常損益、只看經營利潤,其凈利潤實際上是同比下滑了 47.35%。2024 年和 2025 年一季度繼續保持了下滑態勢。
2021 年到如今,新奧股份股價持續震蕩橫盤。新奧能源股價自 2021 年 8 月創下 154 港元的歷史高點后則是一路下跌,如今只在 60 港元區間徘徊。
王玉鎖再次祭出資本運作的大旗,顯然與業績與股價的雙重壓力密切相關,畢竟,投資者和企業內部人都需要一些新的敘事,提振士氣。
03 嘗試
翻開王玉鎖的商業版圖,除燃氣主業外,其一直都在進行著多元化的嘗試。
2015 年,王玉鎖旗下公司北部灣旅(后更名為新智認知)在上交所上市,成為其名下第三家上市公司。在此之前,2018 年 7 月新奧控股收購了上市公司西藏旅游的控制權。
坐擁多家上市公司,王玉鎖和妻子趙寶菊在 2019 年登上胡潤百富榜 " 河北首富 " 寶座。2024 年 10 月,王玉鎖、趙寶菊夫婦仍然以 600 億元財富位列《2024 年胡潤百富榜》第 63 位。
在燃氣主業之外,新智認知和西藏旅游的發展都不盡如人意。
新智認知前身為北部灣旅,2015 年上市時主營海洋旅游運輸業務,后轉型為數字經濟、企業數字化轉型業務。但近幾年來,轉型后的新智認知的業績斷崖式下滑:2018 年其營收為 30.32 億元,凈利潤 3.78 億元。到 2024 年,這兩項數字已經變成 6.65 億元和 0.21 億元。
相比業績滑坡,財務造假的問題顯然更加嚴峻。2024 年 11 月,新智認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內容顯示,新智認知 2019 年年度報告、2020 年年度報告、2021 年年度報告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數據虛假記載。
另一家旗下上市公司西藏旅游的表現同樣平淡,營收長期維持在 1 億 -2 億元水平,在競爭激烈的旅游行業中,這個數字顯然不會出現大幅度的上漲。如今這兩家上市公司既未能形成自身的競爭優勢,也無法為集團提供新的增長故事。
在此背景下,王玉鎖再次押注天然氣主業的資本運作。即使高價私有化新奧能源會帶來沉重的財務負擔,其仍義無反顧推進,頗有些沒牌硬打的意思。
一些 A 股公司在港股上市后表現不俗。比如寧德時代、恒瑞醫藥等龍頭企業,都已經出現了 H 股溢價的現象。新奧顯然也會期待在港股市場獲得一些溢價。
但目前實際的情況相反,港股燃氣股普遍較 A 股存在深度折讓,如大眾公用、新天綠能的 H 股較 A 股均折讓超過 40%。新奧股份在港股上市后能否避免這種折價,仍是未知數。
一個值得玩味的現象是,今年 3 月 26 日,新奧股份發布公告,稱王玉鎖已經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公司董事會選舉蔣承宏為公司董事長。
根據股權來看,王玉鎖仍然是新奧股份最大股東。而且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新奧股份去年仍然派發了 31.64 億元的現金紅利,占凈利潤比例高達 70.42%。按王玉鎖直接和間接控制新奧股份 72.44% 股權計算,此次分紅所獲將超過 20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