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口老炮
" 人血饅頭 "" 流量正確 "" 萬能公式 "" 綁架企業 "" 恨強心理 "。
人血饅頭平時都藏在哪里?他們有哪些特性?他們對社會的危害性在哪里?我們該如何預防他們?
于東來私密了自己的短視頻賬號,他怒了,這腔怒火來自于一個網紅 " 柴懟懟 ",一個 " 懟 " 字,背后包含了多少流量背后的原罪。
我有一個小學老師,當年二十出頭,一身布衣,戴著眼鏡,梳著兩個辮子,典型 90 年代知識女青年模樣,我非常喜歡她,她仿佛永遠在初夏里,身上散發著金銀花的味道。我喜歡她,不是因為她美麗,而是因為她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看到了很多事情的本質。
孩子們喜歡打架鬧事,她從來都是耐心教育、輕輕處罰,但是她每次都會把中間挑撥是非、吶喊助威的孩子找出來,狠狠批評,并且叫家長來學校。這種處罰的手段,導致我們班一直以來打架事件很少,大家很和諧。
轉眼間,我已經年近四十,我在這個俗世之中,經歷了起起伏伏、爾虞我詐、冷暖淡泊,我發現無論是人類的孩童懵懂時期,還是成年人的曖昧世故時期,那群挑撥離間者一直都在,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利用他人的不幸、災難或者悲劇謀取自我情緒上、物質上的利益,有時候甚至不惜造謠生事。
為什么會突然想起這位老師?是因為最近幾個月,從小米事件,到京東美團,再到發怒的于東來,我看到了今天互聯網輿論場里,一群躲在吃瓜群眾中的壞人,這群人熱衷于吃人血饅頭,瓜瓤也是紅色的,人血饅頭混在其中,難以被發現。
五一假期,看到一條微博,里面提到了 " 賽博 U 型鎖 "、" 惡意守恒 "、" 誰贏他們幫誰 ",作者用小米汽車最近的輿情作為案例,解析了幾種互聯網輿論場的現象,其實歸根到底,這還是伴隨著整個人類社會并行了幾千年的人血饅頭行為,村口的口水場,每個老舊小區的長舌,鎮上的街溜子,都屬于典型人物畫像。
放在十五年前,公關的一項工作是預防來自媒體的負面,放在十五年后,公關的一項工作還是預防來自媒體的負面,但是十五年間,人人都變成了媒體,這種預防工作,從精準定位轉成了宏觀調控,難度大了不止十倍。
其實,那篇微博,已經把這類人的幾個特性說得很清楚了,我就不贅述,這里直接截圖引用一下,作者這里用小米舉例,但是我覺得這種現象適用于所有企業,以及各路名人,甚至普通人,這群人今天砸胖東來,明天砸農夫山泉,后天砸良品鋪子,活脫脫是互聯網的黑惡勢力。
我這篇文章,重點討論的是,人血饅頭平時都藏在哪里,他們有哪些特性,他們對社會的危害性在哪里,我們該如何預防他們。
這一類人在哪里?
瓜和人血饅頭,都是鮮紅色的,人血饅頭平時很顯然都藏在吃瓜群眾里,他們的習慣就是趨炎附勢,你火的時候,他們叫好的聲音最大,你失意的時候,他們拿 U 型鎖砸你的力氣最大,這一類人分為兩個類別,一個是利益獲得者,一個是情緒獲得者。
五一假期前,我和潘亂、王長勝、闌夕做了一場直播,我和長勝都認為,現在的輿論場里,在大事件中,我們往往看不到真相,因為有一群沒有底線的流量在公眾事件中 " 帶節奏 ",一些完全無厘頭的謠言為何會出現?答案就在這里,流量正確。
比如農夫山泉被莫名其妙地干掉了百億損失,一個紅色的飲料瓶蓋會被解釋為日本國旗,為何會出現?因為那個時間段,干農夫山泉就是 " 流量正確 ";比如小米汽車一夜之間成了 " 罪人 ",速度一夜之間不再是性能車的信仰,因為那個時間段,干小米就是 " 流量正確 ";良品鋪子的粉絲,市場監管局都已經論證安全了,所謂打假人還要猖狂到連同市監局一起告的地步,流量一哄而上,因為這個時候干良品鋪子就是流量正確。
大家都忘記了一個人,司馬南,回顧一下司馬南老師當年如何批判聯想和螞蟻金服的時候,流量正確的邏輯就會很通順了。
我們今天的互聯網輿論場中,還有無數個細菌型的司馬南。
在人人時代,全球都迎來史上最繁榮的全民媒體時代,靠流量生活的從業者越來越多,人人都覺得自己可以做網紅,做網紅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對著手機蹭熱度,舔或者罵,以前有五毛黨,我現在認為,這群人可以叫五十塊黨,你別不信,真的很多人二三十塊就接單,生活在一個小鎮上,每天噴個三條,一個月也有三五千的收入,算作高薪人群,之前被曝光過的做號黨,大量在做這些事情,他們的邏輯只有一條,哪里有流量,就往哪里去,也就是所謂的 " 誰贏他們幫誰 ",沒有是非。
這群人為何有生存空間?因為有人喝彩,從古至今,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者,太多太多,日常積攢的負能量需要有一個宣泄口,古代有家暴,今天有網暴,互聯網完美地提供了一個罵人不需要負責的場所,現實中罵人要挨打,網上的評論區無所謂,尤其還能罵名人,還能罵大企業,還能斗地主分田地,罵了之后還能有一群人點贊和附和,要知道,日常的生活中,大部分人是沒有發言機會的。
這群人血饅頭有哪些特性?
我們的小學老師,最大的聰慧之處,是她每次都能把吶喊助威的挑撥是非者找出來。我如果沒記錯,今年上半年,在南通發生過一次年輕人暴力事件,就是因為一位姓徐的人煽風點火,不斷刺激一位年輕的小米 su7 車主,才釀成慘劇,這種人要不要接受刑事責任?
他們首先熱衷于造神。
我曾經在頭條上看到過某營銷號鼓吹 1 納米的芯片,我當時都驚掉下巴了,失去了編輯后的輿論場,造神變得更加容易,今天的新聞,本質上要被重新定義,人人都在生產內容,機構生產的新聞與個人生產的謠言,在受眾面前,威力幾乎等同,所以謠言滿天飛。
謠言的潛臺詞是什么,是讓被造神的人或者企業,處于一種極其脆弱的易碎狀態。
他們其次熱衷于相信。
有一些互聯網 " 正確 " 的通用邏輯,比如資本都是萬惡的、研發專利規模、一扒開股東有外資就是不愛國、性別對立、給消費者讓利、食品安全等等,這些萬能法則套用到任何企業身上,都可以形成一個一呼百應的輿論場,很多公眾會立刻上頭,不管真假,失去理性,不給企業任何解釋和辯解的機會,饅頭這個時候終于等到了菜市口砍頭的機會。
這種相信,在順風和逆風中,起到的都是加速作用,這是一種裹挾 " 民意 " 的做法,加速器,能加速你成功,也能加速你滅亡。
這些利用 " 萬能公式 " 的人,最可惡。
" 我們 " 最終熱衷于打倒。
對,我這里,不再用他們,而是我們。因為熱衷于打倒這件事,在我看來,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這種基因,這也是人血饅頭會存在的核心底層原因。
人血饅頭為何能藏在吃瓜群眾之中,因為人們天生有一種看到強者倒下的欲望,我們內心深處的憐憫之心永遠都是留給弱者的,在當下社會里,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吃瓜群眾,我自己也經常打開各種社群里發送的 PDF 小作文,看各種權貴們的緋聞趣事,我們不會換位思考,只會覺得這些強者罪有應得。
這種 " 恨強心理 ",也就是佛家所說的 " 嫉恚慢 " ,嫉妒心伴隨著我們大部分人走過一生,人們愿意相信,強者倒下,一鯨落萬物生,就像自媒體行業,很多人會認為,同行死掉幾個大的,自己營收就能起來一樣。
人血饅頭對社會的危害是什么?
人血饅頭的肆意妄為,會讓人人時代的傳播參與者們普遍認為,造謠也沒什么大事,犯罪成本很低,其實這也是今天很多名人和企業的困惑,對于造謠者,維權之路太難也太漫長,就是因為犯罪成本太低,才形成了效仿之勢。
人血饅頭會害了很多企業,京東與美團的大戰之中,我已經看到很多人血饅頭,把劉強東的視頻在小學課堂播放," 掃黃除餓 " 的口號被喊起,這種創意我堅信不是來自于京東,京東沒有這種天才,高手從來都在民間,人血饅頭的創意無窮,但是這種流量對于京東來說,有沒有用?甚至說,有沒有害?這種 " 綁架企業 " 的行為,在過去的多年里,華為遇到過,阿里巴巴遇到過,小米也遇到過,他們都被流量推到了一個自己不想要的位置。
人血饅頭也會讓很多甲方誤入歧途,因為人血饅頭見效快,為什么這些年黑公關如此猖獗?因為甲方愿意買單啊,這導致了很多企業開始不再關注自己的產品,而是開始關注如何謀黑對手的產品,劣幣驅逐良幣的思想萌生。
我們如何預防人血饅頭?
首先,要讓自己的粉絲保持冷靜,而不是狂熱。
真正的愛人,很少會天天說我愛你,只有渣男如此;真正的粉絲,也不會到處發內容蹭流量,他們會默默用消費來證明自己的愛。
狂熱的粉絲,會熱衷于到處抬杠,每一次抬杠都會積攢反噬,粉絲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質量越高越好,只會簡單發一句 X 總很帥的粉絲,意義不大。
其次,重新定義一下正面和負面。
我上次直播說了一種新的公關手段,我后來都后悔說這個事了,我覺得套路太陰暗,就是讓一群偽粉絲混進對手的粉絲群體中,然后帶去狂熱以及高級黑的風氣,這個套路的運作邏輯是絕對通順的,我后來跟小米的公關一起分析過一些視頻,很明顯就是友商的車主開著 su7 在紅綠燈前手拿香煙,準備彈射起步的擺拍視頻,這種高級黑的內容,其實危害性非常大,遠遠超過傳統意義上的負面內容。
最后,控制好自己的聲量。
大喊大叫的人,嗓子會很快就啞了,然后很長一段時間,失聲,再也叫不出來,這個世界的智者,說話大多輕聲細語,源源不斷地為我們原本無知的世界,傳輸春雨綿綿、秋葉落地背后的開悟之美。
我很懷念以前一年給我們演講一次人生哲學的雷總。
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都不會因為插曲而停止,技術之光,你只要看見了,時間就一定會贈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