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完成近 3 億美元 B 輪融資后,九識智能在出海方面又傳來好消息。
5 月 15 日,鈦媒體獨家獲悉,九識智能與阿聯酋郵政達成合作,雙方在阿聯酋共同成立一家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將充分整合雙方在自動駕駛技術、物流運營及本地資源方面的優勢,優先服務于阿聯酋本地市場的末端物流需求,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初步實現商業化落地和穩定運營的基礎上,該合資公司將以阿聯酋為區域總部,逐步拓展服務范圍,覆蓋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國家及更廣泛的中東市場。
同時,根據合資企業的發展計劃,項目預計于 2025 年完成阿聯酋自動駕駛車輛相關牌照的申請與審批流程,并于 2026 年正式啟動商業化運營。運營初期將以服務阿聯酋郵政內部配送業務為主,未來將逐步拓展至面向第三方客戶的多元化物流服務。
根據官方公開資料顯示,從去年開始,九識智能開始在一些海外地區實現產品落地。2024 年初,九識智能參與新加坡 TR-68 自動駕駛規范技術標準的修改工作;通過 M1 測試,收獲新加坡境內首張無人物流車牌照。2024 年 10 月,九識智能在韓國境內落地首臺無人車。2024 年 11 月, 九識智能完成日本首臺車輛部署;2025 年 1 月,九識智能落地歐洲區域。
中國無人車出海提速
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和地緣政治壓力增大的背景下,與海外企業合作,一定程度上能夠規避掉很多風險;同時,海外許多國家鼓勵國外自動駕駛公司進入當地市場,這就為像九識智能這類中國自動駕駛公司提供了更多市場準入機會。
九識智能創始人孔旗曾在硅谷工作多年,其注意到發達國家普遍存在勞動力短缺,且對自動化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因此,在九識智能成立之初,其就將出海列入公司的發展計劃之中。
2023 年 12 月,九識智能獲得了 T V 萊茵 L4 級低速自動駕駛系統性能測試 China-mark 認證,這意味著九識城配無人車在支持 24 小時的多工況可靠性運行方面已受到國際認可。
此次,九識智能與阿聯酋郵政達成合作,從側面也說明了國內無人車出海正在加速推進,未來在一些海外國家的街頭、園區等地方,能看到各種各樣的無人車在工作。
據九識智能聯合創始人、硬件技術負責人張旭琛在溝通交流時透露,九識智能相對更容易盈利的市場是國際市場。國際上很多地區在用車成本、人力成本上非常高,對于無人車而言就會有較大的盈利空間。
從營收占比來看,九識智能的營收主要還來自國內市場,海外市場還處于萌芽的狀態。
不過,張旭琛強調稱," 國內和海外的市場都挺重要,如果沒有國內供應鏈將無人車的成本打下來,海外市場肯定也做不好。海外市場的高附加值,九識智能肯定希望拿到,但還要考慮它的周期以及隱形成本等。"
相比國內市場,張旭琛在溝通交流時表示,九識智能在國外落地的這些商單的場景與國內市場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以新加坡為例,無人物流車的應用場景在國內其實并不常見,這是一個物流園區之間 " 短島運輸 " 的場景。而國內最常見應用場景是快遞運輸,從倉庫到驛站,海外的很多國家其實都沒有這種場景,特別是那些地廣人稀的國家。
據張旭琛透露,無人車在海外市場拓展上,面臨的最大挑戰主要有兩個,其一是來自法律法規層面的制約;其二是產品適配性挑戰,不同市場對產品的需求不同,這就要求產品能夠具備快速適應的能力。
由于海外各國及地區立法程序的復雜性,相關法規的制定與落地往往存在滯后性。即便是響應速度相對較快的新加坡,九識智能完成法規準入流程也耗費了一年多時間,而對于歐洲、北美等地區,法規審批周期更長,審批流程更為繁瑣。在張旭琛看來,這對于習慣于高速推進的企業來講,還是挺艱難的,需要去適應這樣的慢節奏。
無人車爆發的臨界點將至
2024 年是九識智能覆蓋城市低速全場景的商業化元年,截止目前,九識智能無人車已經在全國 30 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 200 余座城市部署數千臺無人車,進行常態化運營,L4 運營總里程超 2000 萬公里。
2025 年,或將是九識智能無人車出海的商業化元年。孔旗堅信,城配物流才是自動駕駛商業化的 " 最優解 " ——標準化運力調度、24 小時不間斷配送、" 折舊 + 電費 " 的輕資產模式,正在顛覆 " 人力 + 燃油 " 的傳統重資產邏輯。
能夠實現降本增效,這是無人車之所以能夠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據悉,九識無人車支持 365 天 *24 小時的運力服務,百公里運營成本僅為 15 元。對于物流公司而言,一輛九識 Z5 車相比傳統模式能帶來每月 50% 左右的成本節省。
一直以來,無人配送車在自動駕駛領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電商和即時配送行業的蓬勃發展," 最后一公里 " 配送難題愈發凸顯,無人配送車應運而生。
相較而言,它不以載人為目的且處于封閉場景,所以成本控制和安全性都能有效保障,也能有效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因此,近年來,在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隨著 L4 級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其商業價值也正加速釋放。
在張旭琛看來,未來,無人車爆發的臨界點可能在三年以內。隨著政府許可的逐漸開放,張旭琛認為未來的一到兩年內,國家級的管理辦法也將迅速出臺,一旦有了(管理辦法)之后,無人車就會進入全面爆發的階段。
據相關預測顯示,2027 年全球無人配送車市場規模將突破數百億美元,我國無人配送車市場規模將占全球市場份額的 40% 以上。
可以看到,國內自動駕駛行業競爭激烈,市場逐漸趨于飽和。而出海可以幫助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擴大業務范圍,提升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因此,越來越多的無人車企業開始搶灘跨境配送新藍海,加速布局海外市場,尋求新的市場增長點。(本文首發于鈦媒體 APP,作者|張敏,編輯|李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