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ZAKER 合作
      鈦媒體 17分鐘前

      騰訊音樂的“慢戰”

      文 | 光子興趣

      5 月 13 日,騰訊音樂披露了 2025 年第一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2025 年第一季度,騰訊音樂營收 73.6 億元,同比增長 8.7%;凈利潤 42.9 億元,同比增長高達 201.8%。

      盡管其中包含 23.7 億元的一次性投資收益,但剔除該項后,非國際財務準則下凈利潤仍有 21.2 億元,同比增長 24.6% ——即便不靠 " 非常規 " 助攻,盈利曲線依舊上揚,底盤不虛。

      從結構上看,騰訊音樂在線音樂業務仍延續增長導軌,占比持續提升,已替代社交娛樂成為核心增長極。但更關鍵的是用戶付費結構,逐漸走向良性循環。

      然而,騰訊音樂仍處于攻守轉換的臨界狀態——月活用戶的同比、環比下滑,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平臺在用戶規模上的邊際擴張已近天花板。

      為此,騰訊音樂也在嘗試突破 " 音樂 " 的邊界,以謀求長線增長路徑——從高速 " 上車 ",到傳出收購喜馬拉雅的消息,騰訊音樂似乎希望通過橫向擴張、補齊內容生態。

      可以說,2025 年第一季度的騰訊音樂,正處在 " 盈利能力改善 " 與 " 用戶規模收縮 " 共存的過渡期。但就其目前的表現來看,騰訊音樂在此過程中展現出了韌性與方向感——既不冒進,也不固守,以溫和的節奏,完成決絕的換擋。

      在線音樂攻守道

      財報顯示,2025 年第一季度,騰訊音樂在線音樂服務營收 58 億元,同比增長 15.9%。

      從騰訊音樂最近幾年的轉變來看,這輪由 " 娛 " 歸 " 音 " 的回轉,是其主動做出的長期下注。

      回望過去數年,騰訊音樂的商業模型曾深度依賴 " 社交娛樂 " 與 " 獨家版權 " 雙引擎——前者是高毛利但不可持續的變現捷徑,后者是內容紅利下的防守護欄。隨著監管去獨家、流量去中心、用戶注意力被短視頻切割殆盡,舊模式走到盡頭,平臺必須重新定義自身的增長曲線。

      在排他性版權逐漸失效之后,騰訊音樂只能選擇做 " 難而正確的事 " ——一方面下沉至用戶深處,通過精細化會員運營,提升留存與付費質量;另一方面則上探內容供給,通過構建自有內容矩陣與泛粉絲經濟,打造一個去依賴版權方的增長閉環。

      財報顯示,2025 年第一季度,騰訊音樂付費用戶數量已達 1.229 億,同比增長 8.3%,單個用戶的月均付費金額為 11.4 元,同比增長 7.5%。

      從宏觀視角看,中國音樂用戶的付費行為已基本常態化,騰訊音樂作為最早也是最深的耕作者之一,自然能夠取得持續、穩健的增長。只是,騰訊音樂不是在 " 桃花源 " 中修煉,而是在敵軍環伺的叢林里革新。

      財報顯示,2025 年第一季度,騰訊音樂在線音樂服務月活 5.55 億,同比下滑 4%,已連續數季承壓。

      此時的騰訊音樂,不止在守自己的地盤,更在抵御 " 側翼偷襲 " ——網易云持續憑借情緒社區構建差異化競爭力,汽水音樂則繞開傳統版權邏輯,憑算法、UGC 與泛社交邏輯在泛用戶中野蠻生長,近似一次 " 抖音式降維打擊 "。

      在流量拐點已至、競爭邊界模糊的背景下,騰訊音樂試圖建立起與用戶 " 更深的關系 "。

      過去一年,騰訊音樂不斷打破 " 聽歌即消費 " 的單向關系,試圖將音樂轉化為一種更具參與感的社會行為——通過演唱會直播、優先購票、明星語音等服務,平臺正在重構用戶與內容、藝人之間的互動路徑,進一步將 " 粉絲經濟 " 制度化、平臺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會員策略背后,其版權策略也在發生結構性轉變——索尼、滾石、英皇的續約是傳統強者的再綁定,而與 KADOKAWA、YG、Starship、D.M.G 的合作,則意欲抓住 ACG、韓流、說唱等 " 代際粘性極強 " 的內容類型,強化其在年輕人注意力結構中的存在感,從而緩釋汽水音樂的沖擊。

      與此同時,針對黏性較弱的非會員用戶,騰訊音樂亦通過 " 聽歌賺金幣 "" 廣告換特權 " 等網賺機制,將其轉化為平臺內經濟體系的一環——用時間價值換廣告收入,再用廣告收入補貼內容支出。

      因此,在在線音樂賽道逐漸步入存量的背景下,騰訊音樂選擇用 " 深運營 " 而非 " 廣鋪量 " 來對抗周期。在此過程中,其需要抵御的從不是單一對手,而是一整套正在快速演化的內容消費范式。

      畢竟攻守之道,從來都不是簡單的進攻或防守,而是在危局、困局中,也能留在牌桌。而事實證明,即便是在存量時代,仍然可以靠內容深度、關系強度和用戶價值,來構建支點。

      再拾 " 冷媒介 " 野心

      騰訊音樂所有布局中,長音頻或許是最被市場低估、但最能體現其戰略野心的一步棋。

      其不像短視頻那樣高頻上癮,也不像演唱會直播那樣能引爆瞬時聲量,而是一個足夠漫長、足夠 " 慢變量 " 的賽道。

      長音頻是一種典型的 " 冷媒介 ",但騰訊音樂卻似乎想打響一場 " 熱戰 "。

      當在線音樂業務基本盤逐漸穩固,平臺的擴張邏輯開始從縱向深挖轉向橫向延伸。而長音頻,自然成為了下一步戰略延展的落點——喜馬拉雅,則是這場戰役中最有標志性的潛在標的。

      回頭看,騰訊音樂對長音頻的覬覦并非始于昨日。

      早在 2020 年,騰訊音樂便高調入局,斥資 27 億元全資收購懶人聽書,試圖補上 " 非音樂內容 " 的缺口。騰訊亦曾選擇自建,但長音頻賽道的建制難度遠大于預期——內容組織成本高、用戶付費意愿弱、分發算法不成熟,最終 " 企鵝 FM" 悄然退場,留下一個半成品擴張藍圖。

      騰訊音樂顯然意識到,這是一場不能 " 從零煉鋼 " 的戰爭。

      而若騰訊音樂最終收購喜馬拉雅,這意味著這一輪,其或許決定不再繞遠,而是一次直接跳過試錯期的生態性收編。

      畢竟,很多 " 耳朵 " 在睡前、在通勤、在開車時并不總是為音樂服務,他們需要講書、需要脫口秀、需要陪伴式的內容。而喜馬拉雅坐擁國內最大長音頻內容池,覆蓋從有聲書到播客,從知識付費到脫口秀,有著一個相對獨立而完整的聽覺宇宙。

      只是,問題或許遠比表面復雜。首先,喜馬拉雅雖然是音頻霸主,且已告別虧損,但增長趨于放緩,質地并不扎實。

      現階段,喜馬拉雅營收主要來自會員、廣告、直播打賞三大塊,其中廣告天然面臨 " 記憶盲點 " 的媒介障礙,用戶聽歌或聽書多是 " 半注意力 " 狀態,導致廣告觸達效率遠低于短視頻或圖文;而直播打賞依賴頭部主播,但頭部主播的留存往往基于內容品牌、非平臺歸屬。

      這意味著,騰訊音樂如果要將喜馬拉雅納入體系,必須解答的是一套商業模型如何適配的問題。

      最現實的路徑或許是雙會員整合。騰訊音樂的會員體系已相對成熟,而喜馬拉雅的會員體系則顯著弱化,過去甚至長期作為 " 捆綁套餐 " 被其他內容平臺打包兜售。

      騰訊音樂若將其整合,可考慮推出 " 音樂 + 有聲 " 聯名會員套餐,用高價值內容拉升用戶 ARPU 值,也能部分緩解喜馬拉雅付費轉化率低迷的問題。

      但騰訊音樂真正看中的,其實是結構性的用戶擴張——一旦收購完成,其在音頻領域的總用戶覆蓋有望再度攀高,哪怕剔除重疊用戶,這也足以令騰訊音樂在內容場景控制力上,達到前所未有的廣度。

      值得注意的是,長音頻雖 " 冷 ",卻黏。財報顯示,2025 年第一季度,《盜墓筆記》多人有聲劇破千萬播放,這類 " 劇場級 " 的音頻敘事,天然適合深度粉絲運營和會員內容上鎖。

      正因如此,騰訊音樂在這類內容上的布局,不僅補足了其在音頻形式上的結構短板,更意味著平臺型分發者正向內容生產者的角色緩慢靠攏。

      至于收購與否,歸根結底只是戰術變量。真正構成騰訊音樂 " 功守道 " 底層賭注的,是對 " 耳朵經濟 " 長期主導權的爭奪——這是慢戰、硬戰,也是最難但最值得下注的一步大棋。

      騰訊音樂押注長音頻,背后藏著一套更深的戰略聯動——它與 " 上車 " 并非兩個平行動作,而是一場對用戶入口和場景主權的協同爭奪。在終端碎片化、用戶分布泛化的當下,誰能綁定更多 " 使用情境 ",誰就能搶占下一個增長錨點。

      過去二十年,內容平臺靠 " 綁屏 " 吃飯——從門戶鎖定 PC 桌面,到社交 App 霸占手機屏幕,流量靠屏幕堆,商業靠注意力來換。可當下,這套邏輯已瀕臨失效," 再造一塊屏 " 的機會亦微乎其微。

      尤其對音樂平臺而言,耳機場景的時長已被壓榨至極限,向外尋找 " 下一個聲場 " 成為必選題。而車載空間,正被重新定義為 " 第四塊屏 " ——相比 " 被看 ",而是更需要 " 被聽 "。于是率先上車的不是短視頻,而是音頻玩家。

      而騰訊音樂近期,在車載生態中的動作不斷——從與上汽大眾共建 " 未來座艙音樂實驗室 ",到為享界 S9 展車打造定制化的臻品全景聲系統,意圖已不僅僅是 " 適配 ",而是與產品綁定,尋求更深的耦合。

      車載合作帶來的,不是簡單的內容分發渠道,而是對系統入口的綁定——輸出音頻技術、定制化產品、聯名會員,強化 " 平臺即服務 " 的結構,探索營收結構的更多可能。只是,此番變化,很難立刻體現在財報上,但其意義在于構建長期的 " 平臺慣性 "。

      歸根結底,騰訊音樂 2025 年的開年表現,意味著其已走出迅猛調整期,并逐漸以 " 慢變量 " 主導轉型——增長不再靠用戶規模 " 暴沖 ",而更注重用戶質量與付費能力的提升;擴張節奏亦逐步向內容與場景傾斜。

      短視頻席卷一切的當下,選擇回歸 " 聽 " 本身,似乎有些 " 叛逆 ",但 " 耳朵經濟 " 本就屬于慢介質的產物,不靠即時爆發,而靠長期浸潤。而面對下一座山丘,騰訊音樂已習慣于 " 慢跑 "。

      相關標簽

      最新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无码丰满熟妇浪潮一区二区AV|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影院|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第35|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一区三区三区不卡|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小仙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综合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水密桃|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有限在线|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怡红院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古代|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