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源 / 華爾街見聞
5 月 7 日,上海世博中心見證了人工智能發展史上的重要時刻。
在以 "Smarter AI for All 讓 AI 成為創新生產力 " 為主題的聯想創新科技大會(Tech World)上,聯想集團展示了混合式 AI 戰略的產業落地成果:新發布的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和業內首個企業超級智能體 " 聯想樂享 ",再配合搭載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的 AI PC、AI 手機和 AI 平板等,由此構成個人與企業擁抱個性化 AI 的超級入口。
在此基礎上,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在大會上宣布,AI 普惠已從 " 芝麻開門 " 的技術探索階段,正式邁入 " 煙火人間 " 的規模化落地時代。
劉軍在主題演講中強調,聯想中國將聚焦混合式 AI 戰略,通過以 " 超級智能體 "(Super AI Agent)領綱、面向 C 端的 " 智能雙胞胎 " 和專供 B 端的 " 硅基戰隊 " 的雙重引擎,推動 AI 從實驗室走向千行百業。
這一戰略布局,不僅是聯想八年技術沉淀的厚積薄發,更是其響應國家 " 十四五 " 規劃、加速中國智能化轉型的關鍵落子。
超級智能體 = 認知操作 OS
5 月 7 日,聯想正式發布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首開業內先河。劉軍表示,未來每個人都會有一個超級智能體。
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聯想會如何構建?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CTO)Tolga Kurtoglu 展示了 " 超級智能體 " 技術架構全景圖。
從 Tolga 的演講可以看出,聯想的雄心不僅在于研發更高效的 AI 工具,更想通過混合式 AI 架構、多模態協作與自主進化能力,構建 " 人類認知的延伸 "。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 CEO 楊元慶認為," 超級智能體,已不再只是一個工具,而是個人和企業的‘認知操作系統’。"
在這樣的認知操作系統中,各種智能體能夠收集和整合海量數據,并就如何展示和使用這些數據做出決策。
Tolga 指出,聯想認為 " 超級智能體 " 中的 " 超級 " 取決于三大核心能力:通過自然的多模態交互方式實現設備間的主動感知與通信;實現跨設備、跨平臺、跨生態系統的本地知識庫無縫集成與安全防護;先進的任務自主分解與編排能力。
同時,安全與隱私保護,貫穿這三大核心能力的始終。
Tolga 稱,以用戶為中心的未來人工智能,不會依賴于任何單一的模型、芯片、設備或形態。未來的 AI 將構建在多元模型與多元智能體之上,它將打通設備、邊緣、云端等場景,無縫服務企業和個人用戶。
劉軍則指出,在個人智能領域,聯想以 " 一體多端 " 的策略,構建了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這一超級入口,其技術實現與市場驗證均基于混合式 AI 架構。
所謂 " 一體 ",即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它將嵌入 AI PC、AI 手機和 AI 平板等多種 AI 終端,實現跨設備、跨生態的超級體驗。這種 " 全新 " 的人機交互體驗,將使用戶學習更 " 出色 "、娛樂生活更 " 精彩 "。
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以用戶真實體驗為核心,通過整合數據與云端 / 設備端資源,主動提供個性化服務,降低用戶使用門檻,讓 AI 服務無縫融入日常工作生活與娛樂場景,以釋放個人的創造力與生產力。
天禧超級智能體具備三大核心功能:感知與交互、認知與決策,自主與演進。
其中,感知與交互,即天禧個人智能體可實時感知并進行多模態交互;認知與決策,就是可根據用戶輸入的上下文并結合個人特點,理解復雜意圖;自主與演進,指的是自主拆解復雜任務,規劃步驟并主動執行。
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的多項能力,并未停留于 PPT,而是有實打實的市場驗證:搭載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的聯想 AI PC,銷量大爆。
據劉軍透露,自 2024 年 5 月全球首款 AI PC 上市以來,聯想 AI PC 累計銷售超百萬臺,天禧日活呈指數級增長,客戶凈推薦指數達到業內頭部水平。
這一成績印證了混合式 AI 架構在個人智能領域的市場價值。
從工具升級到生產力中樞
如果說,混合式 AI 是聯想超級智能體的技術底座,那么智能 IT 引擎擎天,就是聯想混合式 AI 框架的技術基座。
智能 IT 引擎擎天,是聯想混合式 AI 的技術底座,經歷了從 1.0 到 4.0 的四次進化。
基于客戶直達業務模式的變革需求,2017 年,聯想在傳統 IT 基礎上開始搭建敏態 IT 系統,構建了云原生、中臺化的擎天 1.0;2020 年,隨著判別式 AI 興起,擎天 1.0 升級至 2.0,并內生外化為外部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2023 年,生成式 AI 突破,擎天升級到 3.0 構建了營銷、銷售和服務等領域智能體。
劉軍表示," 今天,在智能體 AI 的加持下,擎天正在向 4.0 升級,打造以超級智能體領銜的智能體矩陣。"
擎天 4.0 是劉軍在 5 月 8 日發布的 " 日出東方 2025" 的 " 新三大基石 " 中的 " 風火輪 ",以內生與外化并行,雙輪運作,賦能客戶;中國創造能力如同 " 火尖槍 ",通過敏捷、優質、高效的研發供應能力,為客戶提供 AI 優解方案;AI 原生組織是 " 混天綾 ",借助硅基智能重塑組織效能,碳硅戰隊分工協同,人智共創。
聯想混合式 AI 框架落地成果,除了面向 C 端的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還有專供 B 端的樂享超級智能體,這兩者共同構成了將 AI 從工具升級為生產力中樞的動力基礎。
聯想樂享超級智能體與研發、供應鏈、服務等領域智能體組成 " 硅基戰隊 ",形成智能體矩陣,實現跨部門、跨區域的任務協同與自主執行,從而以 " 人智共創 " 的形式加速邁進 AI 普惠時代。
作為業內首個企業超級智能體,樂享超級智能體能做到接到指令后,跨設備、跨生態調用企業各部門、各區域的數據和信息,自主編排步驟,自動執行任務;目前已在咨詢、購物和會員管理三大核心場景實現突破。
聯想通過 " 超級工廠 " 與 " 智能體即服務(AaaS)" 兩大模式加速樂享超級智能體的落地廣度與深度。劉軍說," 未來每家企業都會有一支自己的‘硅基戰隊’。"
聯想樂享超級智能體的成功落地,離不開混合式 AI 架構在企業場景中的深度應用:以混合式基礎設施為基礎,通過模型工廠與智能體平臺,實現多智能體協作。
劉軍確立了一個宏大目標:2025 年,要幫助超過 3 萬家政企客戶加速邁入 AI 之門,助力超過 100 萬家中小企業開源、降本和增效,為中國超過 2.3 億個人客戶提供多設備和多場景的主動式 AI 服務。
中國市場正成為全球 AI 智能體落地的試驗田。
據 IDC 預測,到 2026 年,50% 的中國 500 強企業將部署 AI 智能體做數據治理,40% 的企業將構建數據智能與模型智能的雙輪驅動體系。
聯想的戰略布局,精準卡位這一趨勢。
展望未來,劉軍表示," 聯想將繼續踐行‘混合式 AI 加速中國智能化轉型’的使命,讓 AI 成為創新生產力,用智慧點亮萬家燈火。"
從個人智能雙胞胎到企業硅基戰隊,聯想正以混合式 AI 為基座,引領中國 AI 普惠進入新紀元。
這不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競爭中定義新標準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