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來的舊工作服、紗廠棉線經過小朋友們的創意拼貼,藍色的布頭化身黃浦江水,紅色的成為楊浦大橋橋身……
另一邊,老年居民正樂呵呵地將藥臼里的草藥搗出一陣陣清香,再把研磨好的粉末收攏制成一只中醫香囊……
今天(10 日)上午,楊浦區第二屆文明生活節啟動,在大橋街道,一場 " 健康同樂會 文明橋畔行 " 大橋嘉年華主題活動也熱鬧地開展起來,臨青路河間路路口的中醫體驗館內外擠滿了前來參與活動的居民,一老一小都在這里找到了專屬快樂。
記者了解到,大橋街道此次與楊浦區少年宮、上海紡織博物館等單位開展跨領域深度合作,通過打造傳統文化傳承、健康養生體驗等多元場景,將文明理念轉化為可感知、可參與、可傳承的生活方式,全力構建全齡友好、全民參與的文明生活圈。
活動現場," 我們的美好生活 " 創意集市,帶人一秒穿越回楊浦的紡織工業歲月。在經緯重生工坊區,孩子們在專家老師的指導下,用紗線在金屬框架上編織出融合楊浦大橋、紡織廠梭子元素的立體畫卷,工業遺產在針腳間瞬間 " 重生 ";" 衣起趣郵 " 快閃郵局里,孩子們充滿奇思妙想的未來服裝構想被寫下,蓋上非遺郵戳寄往遠方;布語裝置藝術區,影視社團用光影詮釋服裝情緒,布藝社團以環保材質復刻旗袍美學;可持續時尚市集區儼然成為環保創意實驗室,冰箱貼編織、AI 剪紙風絲網印刷紙袋等創意手作令人目不暇接。共創計劃區,孩子們現場共同創作的大幅 " 楊浦經緯 " 藝術掛毯將在楊浦少年宮常年展示。
另一頭,中醫體驗館 " 醫藝傳習坊 " 內,專家在中醫保健咨詢區域把脈問診,結合節氣定制 " 一人一方 " 養生方案,傳播科學養生理念;草藥猜謎區,在趣味謎題中融入中醫藥文化知識;此外,還有楊家太極拳傳承弟子談教練現場帶領大家學習和體驗云手功太極這一溫和養生的傳統運動,不少居民躍躍欲試。
值得一提的是,中醫文化特色街區打造過程中,曾有居民提議將高架下匝道旁的閑置空地 " 盤活 ",增設活動空間。今年 1 月中旬,原來的閑置空地上,一條貫穿在綠化之中的健身步道面向居民開放,中醫文化特色街區就此形成了完整環線。此次活動中,大橋街道巧用空間,將 " 趣動橋畔賽 " 社區趣味運動會設在此處。射箭、擲飛盤、蒙眼敲鑼等妙趣橫生的比賽引得不少親子家庭參與其中,大小朋友們在游戲中重溫童年快樂,鄰里情誼也在歡聲笑語中悄然升溫。
大橋街道常態化中醫文明健康養生活動也于當天正式啟動,以 " 全年健康守護 " 為目標,不間斷開展健康操、二十四節氣養生茶、百草養生坊等一系列健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