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的熱潮已翻滾一年有余,市場的目光逐漸從萬億元藍海的預期轉向更現實的考量,成本高企、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等難題接踵而至,共同引出一個追問:低空經濟何時能成為一門賺錢的生意?
近日,"2025 空天信息大會暨中科星圖生態發展大會 " 期間,中科星圖(688568.SH,股價 35.85 元,市值 290.23 億元)高級副總裁陳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低空經濟可以類比過去建設高速公路," 當時修高速,十年、二十年的回報周期都是正常的,低空也處于這個階段 "。
" 大家已經看到了方向,你沒有投入,一定發展不起來。" 陳偉表示," 所以要有耐心,不管是地方政府還是資本市場,要耐得住‘寂寞’,回報是一個逐漸產生的過程。" 同時,陳偉認為,投資應逐步推進,隨著技術迭代與規模擴大,未來投入成本一定會下降。
談回報周期:發展低空經濟一定要有耐心
無論是從空域管理角度還是配套設施角度,低空經濟的 " 筑基 " 無疑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投入與支持——近一年來,多地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密集出臺低空經濟扶持政策或行動方案,同樣證明了這一點。
伴隨各方的探索與實踐,如今,前期投入較高成為橫亙在低空經濟建設前的大山。
以安全監管投入為例,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民用航空局空管局原局長車進軍在大會期間指出,發展低空經濟需要大量的無人機,為了保證設備的安全和穩定,同時滿足監管需要,要用到 ADS-B(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雷達、5G-A 等多種方式集成監控,較高的設備成本與低空經濟低成本運行的要求存在矛盾。
降低成本要靠技術創新,同時也要因地制宜、有序推進。
陳偉表示:" 我們的觀點是不要一哄而上,在前期就投入很多,還是要有序推進。" 例如,先在小范圍內做試點,隨著技術的迭代,再規模化地鋪開設施,避免未來形成浪費。" 以前修公路是一段一段修,低空也一樣,不是一下子建起來的。"
" 發展低空經濟一定要有耐心。" 陳偉強調," 現在還處于投入期,不是馬上就能見效。現在發展低空經濟,就像當年修高鐵和高速一樣,如果當年沒有把這些路修起來,我們現在的物流成本也不可能降下來,我們的交通也不可能這么便捷。"
談發展制約:缺少更完整、更精細的時空數字底座
近兩年,中科星圖加速低空經濟謀劃布局。今年 4 月,公司披露定增募集說明書(申報稿),擬募集資金 25 億元,其中約 6.68 億元資金計劃投入 " 星圖低空云低空監管與飛行服務數字化基礎服務平臺建設項目 "。
" 通過本次低空云項目建設‘低空空域一朵云’,構建數字仿真低空試驗環境以及低空經濟新業態,是公司提升可持續盈利能力的重要舉措。" 中科星圖在募集說明書中表示。
談及 " 星圖低空云 " 的未來發展規劃,陳偉表示,除了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之外,公司還計劃構建中科星圖低空研究總院,聚集低空云以及氣象、電磁等相關賽道的研發力量,保障公司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同時,與國內頂尖高校、科研機構、業內頭部企業共同構建生態,加強公司在低空領域完整產業鏈的布局。
陳偉表示,目前制約低空經濟場景落地的一大問題是缺少高精度數字底座。" 現在我們提供的是城市白模,建筑物(顯示)沒有問題,但一些小的障礙物,比如很細小的桿塔,未來都得標注出來,并加快更新頻率。需要利用低空對地觀測手段和聯動更新機制來解決。"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