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杜蘇敏
得益于核心產品銷售額大增和對外授權收入,諾誠健華(09969.HK;688428.SH)實現了自上市以來的首次單季度盈利。
5 月 13 日晚,諾誠健華發布 2025 年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營業收入 3.81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129.92%;實現歸母凈利潤為 0.18 億元,上年同期為 -1.42 億元。此外,公司毛利率亦比上年同期提高了 5.1 個百分點,達到 90.5%。
諾誠健華成立于 2015 年,公司專注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研發。因知名院士施一公為公司聯合創始人,諾誠健華一直是創新藥領域的明星企業。2020 年、2022 年,諾誠健華先后在港交所和科創板上市。由于一直處于研發投入期,諾誠健華在此之前尚未實現盈利。
對于本季度的盈利原因以及未來的盈利預期,5 月 14 日,諾誠健華方面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一季度盈利主要來源于與 Prolium 公司的 BD(商務拓展)合作收入及奧布替尼銷售量的持續增加。公司并未提供具體的盈利指引。從財務構成來看,BD 收入確實是本季度盈利的主要貢獻來源。
10 億元大單品持續放量
奧布替尼為第二代 BTK 抑制劑,是諾誠健華的首款商業化產品,于 2020 年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自 2024 年以來,奧布替尼放量速度加快,同年即突破 10 億元銷售額。財報數據顯示,2025 年一季度,奧布替尼實現銷售收入 3.11 億元,同比增長 89.22%。
對于奧布替尼近一年多來亮眼的銷售表現,諾誠健華方面向時代財經解釋稱,一方面得益于奧布替尼覆蓋的患者群體規模足夠龐大;另一方面,公司于 2024 年一季度完成商業化團隊重組,新管理團隊的執行力大幅提升,在此基礎上,公司商業化團隊與其他部門相互協同,加強了市場教育工作,充分傳遞產品的臨床價值。
據諾誠健華方面介紹,公司商業化團隊規模擴張并不明顯,目前約 400 人,在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主要通過運營效率優化實現了商業化能力的提升。
財報數據顯示,2023 年、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 3.67 億元、4.20 億元、1.14 億元,雖然有所增加,但銷售費用率下降明顯,同期分別為 49.68%、41.60%、29.92%。
奧布替尼此前共有三項適應癥獲批并納入醫保,分別是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 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患者,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人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及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人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
2025 年 4 月,奧布替尼又成功獲批新適應癥,用于一線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 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成人患者。對于奧布替尼新適應癥的市場前景和潛在銷售預期,諾誠健華方面告訴時代財經,從二線到一線的適應癥升級,無疑會成為奧布替尼的另一個銷售增長點。除此之外,在《CSCO 淋巴瘤診療指南 2024》中,奧布替尼在一線和二線治療領域均被列為一級推薦。包括奧布替尼在內,目前僅有兩款 BTK 抑制劑獲此推薦。這對奧布替尼未來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也將有所助益。
業內普遍認為,奧布替尼具有 " 重磅炸彈 " 級產品的潛力。時代財經了解到,除了在血液瘤方面的布局,奧布替尼也在拓展自免疾病相關的適應癥,包括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和多發性硬化(MS)。
" 如果說奧布替尼未來有望成為 10 億美元的大單品,其增長潛力肯定是來自血液瘤和自免兩大領域。" 諾誠健華方面告訴時代財經,奧布替尼布局的首個自免適應癥——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預計將于 2026 年提交新藥上市申請(NDA)。此外,奧布替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 IIb 期臨床試驗進展也備受市場關注,預計將在 2025 年第四季度獲得關鍵數據。
" 奧布替尼也是全球首個在系統性紅斑狼瘡 II 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療效的 BTK 抑制劑,有望成為該領域的同類首創療法。" 諾誠健華方面強調。
賬上還有逾 77 億元
諾誠健華另一核心產品坦昔妥單抗加來那度胺聯合療法預計將于今年上半年獲批上市。對于該產品的審批進展,諾誠健華方面表示,公司預計很快會有好消息。
坦昔妥單抗是目前國內首個針對復發或難治性彌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瘤的 CD19 單抗,除了獨家優勢外,其臨床數據表現亦十分優異。臨床數據顯示,坦昔妥單抗與來那度胺聯合,治療復發 / 難治性 DLBCL 的 5 年隨訪數據顯示,總緩解率(ORR)達到 57.5%,完全緩解率(CR)高達 41.2%,中位總生存期(OS)為 33.5 個月,這一數據遠遠優于同類競品。
在獲批后的市場推廣方面,諾誠健華告訴時代財經,得益于博鰲樂城先行區的政策支持及粵港澳大灣區試點經驗,坦昔妥單抗聯合療法已建立初步的專家認知基礎。但全面的市場教育仍需持續推進,預計短期內銷售投入將會有所增加。在銷售團隊建設上,公司也將充分利用現有銷售網絡,充分發揮協同效應,通過適度擴編進一步提升商業化效率。
2025 年 1 月,諾誠健華和康諾亞(02162.HK)聯合宣布,兩家公司及其雙方的合資公司共同和 Prolium 達成許可合作,授權 Prolium 開發和商業化 CD20 × CD3 雙特異性抗體 ICP-B02(CM355)。根據協議,北京諾誠健華和成都康諾亞將按各 50% 的比例合計獲得 1750 萬美元的首期及近期付款,并有權合計獲得最高 5.025 億美元的額外里程碑付款。此外,雙方還將獲得未來產品凈銷售額的分層特許權使用費,并將獲得 Prolium 的少數股權。
官網及公司財報顯示,諾誠健華現有臨床管線 13 條,除奧布替尼、坦昔妥單抗外,TYK2 抑制劑 ICP-332、TYK2 變構抑制劑 ICP-488 等等。其中,ICP-332 已于 2024 年第四季度在中國啟動 AD(特應性皮炎) III 期臨床試驗,白癜風 II/III 期試驗的 IND 申請也已在中國獲批,患者招募工作即將開始。
對于公司秉持的 BD 策略,諾誠健華方面表示,公司一直積極參與 ASCO、JP 摩根等行業頂級會議,持續推介核心資產,BD 團隊在參會過程中也保持高度活躍,對各類合作機會、合作模式,公司也保持開放態度,根據管線成熟度和合作伙伴需求靈活調整。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諾誠健華持有現金及相關賬戶結余約 77.78 億元。作為少數現金儲備充裕的 Biotech,諾誠健華告訴時代財經,公司雖然賬上資金充裕,但一直堅持嚴格的現金管理,公司每個部門的預算管理都非常嚴格,所有錢都要花在刀刃上。
" 目前,公司仍有多項三期臨床正在開展,眾所周知,三期臨床的患者數量大,整體投入非常高,受此影響,今年一季度,公司的研發投入同比增長 16.8%,但現金儲備仍略有增長。" 諾誠健華方面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