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 股市場迎來一波密集的上半年業績預告潮,多家公司業績表現亮眼,高增長與大體量龍頭浮出水面。在凈利潤增速榜單上,截至發稿,南方精工憑借因投資收益推動的近 300 倍驚人增幅暫列 " 預增王 ",華銀電力、三和管樁緊隨其后,增幅均超 30 倍。而在盈利規模方面,中國神華雖業績微降卻仍穩坐 " 盈利王 " 寶座,紫金礦業、國泰海通則分別憑借黃金業務亮眼表現及資本市場回暖位列第二、三位。這些預告初步揭示了不同行業在 2025 年上半年的增長密碼。
南方精工、華銀電力、三和管樁暫列歸母凈利潤增速前三位
華銀電力則以 36 倍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下限位列第二。對于業績暴增的原因,華銀電力表示,主要是受發電量增加和燃料成本下降等因素影響。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華銀電力持續向新能源方向轉型,提出了 " 立足清潔能源,優化煤電結構,拓展新興產業,鞏固支撐地位 " 的發展思路,公司目前的裝機結構已從火電為主逐步轉變為風、光、火、水、儲多能互補模式,清潔能源裝機規模達到 207.03 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 30.05%。
此外,三和管樁以近 31 倍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下限位列第三。對于業績大幅增長,公司認為主要是公司緊跟市場需求,專注核心業務,尤其是在光伏、風電、水利等新興領域的持續發展。同時,產銷量和營收的雙增長,加上成本管控優化和產品結構改善,使得毛利率有效提升。
中國神華、紫金礦業、國泰海通暫列歸母凈利潤規模前三位
與此同時,在歸母凈利潤規模上,中國神華、紫金礦業、國泰海通暫列以下限計的前三名。其中,中國神華雖然業績有所下滑,但依然是目前的 " 盈利王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煤炭運銷協會 7 月 14 日發文表示,當前行業內外部發展環境急劇變化,煤炭企業要充分認識煤炭供需形勢錯位失衡的嚴峻性和復雜性,嚴格落實電煤中長期合同制度,強化用戶分級分類評估管理,完善合同失信約束性舉措,推動合同履約兌現,維護電煤中長期合同制度嚴肅性。
紫金礦業則以 232 億元的歸母凈利潤規模位列第二位。就公司主營業務來看,上半年國際金價上漲對公司盈利的拉動尤為明顯。當期,倫敦金現貨漲幅達到 25.84%,同時紫金礦業礦產金產量增長 17%,價格漲幅、產量增幅均顯著高于公司另一主營產品銅。
國泰海通則以 152.83 億元位列第三位。對于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多家券商提及,2025 年上半年,公司財富管理、自營投資業務實現較快增長。此外,有業內人士指出,2024 年新國九條、央行等金融部門推出組合拳穩股市的長效影響持續,個人投資者和中長期資金持續流入,交易活躍度中樞抬升奠定券商業績向好基礎,自營和海外業務高景氣或帶來券商中報業績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