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 7 月 15 日訊(記者 閆軍)科創債 ETF 公告定檔上市時間,10 只科創債 ETF 即將在 7 月 17 日集體上市。
隨著上市公告書披露,10 只科創債 ETF 認購情況揭曉,僅用 1 日即完成發行,10 只產品最終合計募集 289.88 億元。其中,富國、博時旗下科創債 ETF 觸達募集上限,啟動末日比例配售,有效認購申請確認比例分別為 96.575974%、99.272%。
有效認購戶數并不算多,這也是科創債 ETF 機構投資者居多屬性決定的。10 只科創債 ETF 認購戶數在 1600 戶至 6000 戶不等,其中,富國科創債 ETF 認購戶數最多,為 6041 戶,招商、景順長城和博時旗下產品有效認購戶數均超過 4000 戶。
不出意外的是,各家托管機構是首發的最大助力。作為托管行,興業銀行均認購了易方達、嘉實、招商、南方和景順長城基金旗下 5 只產品近三成比例,這也讓興業銀行成為科創債 ETF 最大買家,財聯社記者統計顯示,興業銀行認購這 5 只產品規模達到 41.6 億元,占 10 只科創債 ETF 首募規模的 15%。
有機構人士預測稱,首批 10 只科創債 ETF 上市后,或復制近期基準做市信用債 ETF 的擴容速度,快速實現百億的跨越。此外,財聯社記者獲悉,多家基金公司已經在籌備第二批科創債 ETF 申報,積極參與債券 ETF 發展。
興業銀行成為科創債 ETF 最大買手
上市公告書披露了科創債 ETF 首募階段的前十大持有人,和預期一樣,托管機構此次不僅是主銷渠道,更是積極認購的大買手。
早在科創債 ETF 上報之初,業內已經流傳出托管機構的名單,最初版本興業銀行合作公募多達 6 家,隨著最終名單確認后,有 5 家基金公司選擇了興業銀行作為托管行。
最終認購情況來看,興業銀行大手筆買成 5 只托管科創債 ETF 第一大持有人,其中,認購比例比例最高的是易方達科創債 ETF,認購比例為 30.83%,認購比例超過 30% 的還有嘉實科創債 ETF,為 30.08%。興業銀行還分別認購了招商、南方旗下科創債 ETF,認購比例分別為 29.75%、29.74%。
從認購及金額來看,興業銀行對上述 4 只科創債 ETF 認購金額均為 8.9 億元;此外,該行還認購了景順長城科創債 ETF 約 6 億元,認購比例 26.09%。整體來看,興業銀行在科創債 ETF 首募階段合計買入 41.6 億元,成為認購科創債 ETF 最多的機構。
財聯社記者此前也有過分析,興業銀行是業內為數不多的自營資金可以認購債券 ETF 的銀行之一,這也是多家客戶選擇興業銀行作為托管行的重要原因。
在此次科創債 ETF 發行中,除了托管行之外,存在感最高的當屬券商自營,國投證券、銀河證券、國泰海通證券、申萬宏源以及國信證券等多家券商,出現在多只產品的前十大持有人行列。
富國科創債 ETF 客戶數量最多
從有效認購戶數來看,科創債 ETF 機構屬性明顯,10 只科創債 ETF 沒有一只產品有效認購戶數過萬戶。客戶較為分散的是富國科創債 ETF,一是客戶數量最多,為 6041 戶;二是前十大持有人認購比例最低,客戶類型也較為多樣。
具體來看,有 13 家機構買入至富國科創債 ETF 的前十大持有人,其中認購最多的是國投證券,認購金額為 1.45 億元,認購比例僅為 4.83%;5 家機構認購規模并列第九大持有人,均為 4828 萬元,認購比例均約 1.61%。
從持有人的類型來看,富國科創債 ETF 前十大持有人中,既有國投證券、銀河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東方證券、國泰君安以及申萬宏源自營資金、多個資管計劃,也有建信信托、北京國際信托、中信信托等信托資金,還有宿遷市交通產業集團等地方國資,以及天津銀行等城商行自營資金。
在業內人士看來,即便是機構型產品,基礎客戶數對于 ETF 產品的流動性、規模、市場認可度以及風險管理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其中的邏輯是,較大的基礎客戶數,意味著在市場風口偏向該只 ETF 時,自然會形成有效的資金增量,從而形成規模增長、流動性改善、客戶數增長、認可度提高等正向循環。
上述人士也指出,對于一家基金管理人來說,提高基礎客戶數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對基金公司的銷售實力,特別是面向散戶投資者的零售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市后仍有 " 百億 " 目標廝殺,也需警惕債市波動
10 只科創債 ETF 即將在 7 月 17 日集體上市,業內開始期待該類型產品是否會復制基準做市信用債 ETF 的規模擴張路徑,快速攀升至百億。
不過面對如此規模體量的新發產品,業內也對產品建倉有些擔憂,一方面,市場早有消息傳出,或有套利資金提前買入,等待科創債 ETF 上市 " 接盤 ",另一方面,券源問題已經在基準做市信用債 ETF 產品上有所暴露,因券源不足,部分產品要 T+2 才能補券,增加了收益的不確定性。
對此,業內預測,科創債 ETF 或搶占建倉先機,有準備的公司或早已通過做市場準備底層債券。不過因底層債券資產流動性不足,債券 ETF 成交量當前較為依賴券商做市,在禁止交易傭金支付做市費用等明文規定之下,這部分成本需基金公司真金白銀地支付。
" 目前來看,機構搶券科創債指數成分券的策略已經比較擁擠,成分券與非成分券、交易所與銀行間的估值扭曲或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但繼續超額跑贏非成分券的空間有限,預計估值扭曲將有一定修正。" 財通證券分析師孫彬彬表示。
孫彬彬認為,整體而言,信用債 ETF 作為市場信用債投資的新選擇,具有流動性好等特征,值得關注。但也需要注意信用債 ETF 規模增長可能會造成債市波動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