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行強調," 軟數據 " 中包含的情緒與經濟實際情況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從歷史上看,如果對經濟的悲觀情緒最終沒有演變成一場真正的衰退,那就會引發股市的大幅上漲。
美銀的研究投資委員會在上述報告中寫道:" 在過去的 70 年里,當 ISM 制造業和消費者調查大幅下滑但沒有出現衰退時,美國股市在隨后的 12 個月里平均上漲了 17%,信貸增長了 8%,超過了長期平均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美銀表示,標普 500 指數將漲至約 6,900 點。而且現如今,發生這種情況的條件已經成熟。
與此同時,消費者的情緒也十分低迷。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最新消費者信心指數在 4 月份暴跌,達到疫情以來的最低水平。與此同時,預期調查(Expectations Survey)觸及 2011 年低點,發出了衰退即將來臨的明確信號。
" 偏空調查與偏多事實之間的差距創歷史新高。" 美銀寫道。
而且,就美銀分析師而言,他們并不認為經濟衰退正在形成。而自特朗普政府上周末與中國達成協議、緩和貿易摩擦以來,越來越多的預測者也持這種觀點。
美國第一季度 GDP 折合年率下降 0.3%,遜于預期,創 2022 年第二季度以來新低。而在 Q1 數據疲軟之后,美銀押注第二季度將出現重大逆轉,GDP 增長 2%,理由包括貿易談判取得進展、政策轉向減稅和放松管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