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美聯儲在最新的利率決議中維持穩健,助推美元指數于本周短線反彈至 100 上方,但不少機構投資者仍在中長期維度看空美元周期。
近日,摩根大通上調了對新興市場貨幣的評級,并將亞洲貨幣上調至超配評級。理由是投資者對關稅緩解的可能性持更樂觀態度,同時美元周期可能正在發生轉變。
該機構認為,由于企業在關稅生效前搶先采購,新興市場經濟增長在上半年受到提振。此外,人民幣可能維持穩定更長時間。
而從市場表現來看,從 5 月 1 日至 7 日,MSCI 新興市場貨幣指數已經上漲了 1.5%。包括人民幣、港元、日元、新加坡元等在內的亞太區貨幣兌美元均錄得漲幅。
另一方面,亞洲貨幣快速升值也暴露出當前美元信用環境受損下的流動性挑戰。
交銀國際在 5 月 7 日發布的策略研究中指出,由于亞洲主要經濟體長期對美國保持貿易順差,積累了大量美元外匯儲備,主要配置于美國國債等資產。
而隨著近期美元資產信用風險顯著上升,美元貶值,本幣上升,使得此前未進行充分對沖的美元敞口面臨較大凈值損失風險,短期被迫增加對沖操作,如遠期出售美元、購入本幣等,從而加速了升值速度。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分析師在 9 日也表示,美國與貿易伙伴達成貿易協議的前景在減少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并對美元帶來支撐,不過這很可能只會給美元帶來溫和提振,并且鑒于亞洲時段持續的供應,美元下行趨勢不大可能反轉。
行情數據也顯示,5 月 9 日美元兌除加元以外的一攬子貨幣走低。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當天下跌 0.3%,在匯市尾市收于 10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