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結石患者一旦膽囊管道被堵住,膽汁無法正常流通,就容易引發炎癥。嚴重時,患者會感到右上腹劇烈疼痛,伴發熱、惡心、嘔吐等癥狀,如不及時處理,感染擴散,可能引發感染性休克。近日,上海仁濟醫院嘉定分院(嘉定區中心醫院)普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多次接受 ERCP(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治療未果的復雜膽道結石合并膽囊炎患者實施高難度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手術,為患者清理膽總管嵌頓的巨大結石。
56 歲的徐先生因膽囊急性炎癥合并膽總管結石,長期遭受反復高熱、黃疸和寒戰困擾。由于膽囊萎縮瓷化、大網膜包裹黏連,膽總管下端嵌頓一枚直徑達 25mm 的巨大結石,且結石硬度極高,內鏡取石困難。因此,徐先生雖已在外院先后接受四次 ERCP 治療,均未能徹底解決問題。
由于膽管結石反復導致膽管炎急性發作,歷經多次禁食禁水、抗感染治療后,徐先生的身體已極度虛弱。" 仁濟醫院的肝膽胰外科在上海乃至全國都很有名,聽說這些大咖會定期來嘉中心坐診和手術,我們就想來試試。" 徐先生的妻子說。
入院后,普外科團隊張軍峰主任、萬伯順主任立刻與麻醉科、超聲影像科等多學科(MDT)會診,制定手術方案,最終決定進行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手術," 雙鏡合璧 " 為患者爭取以 " 最小的創傷 " 解決問題。
" 患者膽囊與十二指腸、結腸肝曲致密黏連,32 × 2cm 的瓷化膽囊被大網膜層層包裹,擴張至 25mm 的膽總管里嵌頓著黃白結晶的巨石,先前植入的支架更讓取石如履薄冰。" 萬伯順主任說。
手術歷時 4 小時,在團隊精湛技術和多學科協作下,不僅完整切除病變膽囊,還成功清除膽總管嵌頓的巨大結石。最關鍵的是,患者的膽總管得以完整保留,且無需放置 T 管引流,最大限度減少患者創傷,避免了傳統開腹手術。
" 該術式最大程度體現了微創與損傷控制理念,是膽道外科技術的重要進步。" 主刀醫生張軍峰主任強調。
如此復雜的手術僅留下 4 個 " 鑰匙孔 " 大小的切口,并用兩根引流管替代傳統的 T 管引流,這不僅是技術實力的體現,更是對 " 快速康復外科 " 理念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