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ZAKER 合作
      虎嗅APP 昨天

      高校教師,集體“倒貼做科研”?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蔚青學者說,作者:與你同行的,題圖來自:AI 生成

      博士畢業,披荊斬棘,一路廝殺,終于戴上高校教師的 " 光環 "。

      本以為從此苦盡甘來,可以 " 豐衣足食 ",不想踏上漫漫科研路,起點卻是 " 自掏腰包 "。論文版面費、差旅經費、實驗耗材、縱向課題預實驗、橫向項目墊資……考核要求面面俱到,高校老師集體 " 倒貼科研 " 愈演愈烈。

      當科研理想撞上生存現實,這場無聲的 " 生存游戲 " 究竟該如何破局?

      國自然 " 倒掛 ",入不敷出?

      國家級項目如今已是大多高校教師晉升考評任務單上的 " 硬通貨 "。

      高校科研人,每年頭等大事便是國自然項目的 " 申請之戰 ",近兩年資助率隨申請人數激增而下跌,覆蓋面廣的青年 C、面上項目的資助率更是 " 破歷史新低 ",面上資助率甚至 " 瀕臨紅線 "。剛剛公布的 2025 年國自然項目接收總量已經破 43 萬,競爭再度加劇。

      在這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競爭中," 中標 " 已非易事,但更殘酷的真相是:不少申請人歷經好一番艱難突圍才拿到寶貴的資助,回過頭算了算賬,卻發現自己在項目上的投入成本,遠遠大于獲資助金額

      圖源 小紅書

      以醫學口的青年 C 項目為例,資助金額通常在 30 萬元左右。但項目 " 中標 " 所需的中科院一區文章的實驗成本就可能高達 30 萬元以上,加上其他論文和后續發表費用,明顯 " 入不敷出 "。而面上項目的預期成果往往要求 1~2 篇一區論文,單篇成本甚至接近 50 萬元,如今面上項目的平均資助額度也降至 50 萬元左右。

      最終,科研人不得不面對 " 基金資助覆蓋不了實驗成本 " 的尷尬現實。更令人無奈的是,為了提升中標率,申請者需提前投入大量資金開展預實驗,一旦申請失敗,這些投入便成為 " 沉沒成本 "。有青椒坦言:" 我每月工資不到 1 萬,但預實驗已經自費花了十幾萬,壓力大到失眠。"

      這種 " 投入遠高于回報 " 的倒掛現象,不僅消磨科研熱情,更極易催生學術不端的惡性循環。經費有限的情況下,版面費、實驗耗材都要自己貼錢,為考核 " 通關 ",一些人不惜鋌而走險學術造假。

      橫向抵扣,比拼 " 鈔能力 "?

      縱向不夠,橫向來湊。當國自然項目難以企及時,橫向課題成了高校教師的 " 救命稻草 "。如今還有一些高校出臺新政策:橫向項目,可替代國家級項目評職稱

      然而,橫向課題的本質是商業合作,其邏輯與科研工作南轅北轍。科研追求嚴謹與創新,但橫向項目往往以甲方需求為導向。一名工科教授吐槽:" 甲方要的是一套能快速落地的系統,哪怕毫無創新,甚至技術落后,你也得照做。" 這種矛盾導致科研人不得不在 " 學術理想 " 與 " 商業妥協 " 之間反復橫跳。項目管理亦是另一重挑戰。科研以成果為導向,而橫向項目需嚴格遵循甲方的預算與時間節點。一名轉型做橫向項目的青年教師感慨:" 我白天和甲方開會扯皮,晚上熬夜改方案,感覺自己像個銷售,早已忘了怎么做研究。"

      這種身份與思維的撕裂,讓許多教師身心俱疲。

      按說不同老師各有所長,評價標準不做 " 一刀切 " 算是好事。而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橫向項目的經費門檻逐年飆升。一個國家級項目對標的橫向項目經費標準,從幾十萬已經漲到了 100 萬、300 萬,乃至 800 萬……

      社交平臺關于 " 橫向經費水漲船高 " 的討論

      高校教師,拼到最后,比的不是學術科研能力,而是比拼 " 鈔能力 "?

      " 游戲規則 ",亟待重構

      高校教師的焦慮,不僅源于經費壓力,更來自評價體系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

      " 只是現在認,我評職稱的時候還認么?金額會不會提高?也是未知數。"

      盡管 " 破五唯 " 口號響亮,但現實中,反而演變為 " 五唯 +X" 的新枷鎖。青年教師發現," 游戲規則 " 愈發模糊:論文分區、項目級別、橫向經費、教學課時……每一項都可能是晉升路上的絆腳石。

      這種不確定性直接導致科研目標的異化。為了滿足考核,教師不得不追逐短平快的成果。例如,放棄需要長期投入的基礎研究,轉向易發論文的熱門領域;或是將一篇研究拆分為多篇灌水文章。更悲哀的是,高校里本應自由的學術探索,逐漸淪為 " 計件打工 "。

      " 倒貼科研 " 看似荒誕,實際上是教師們在多重壓力下的無奈之舉。若放任這樣的現象愈演愈烈,只會落得科研成果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 的結局。長期下去,實際成果寥寥無幾,科研資源與科研人的青春被白白浪費、科研生態全面崩壞……游戲規則,亟待重構。要打破 " 倒貼科研 " 的困局,局部的修修補補治標不治本,仍然需要系統性的改革。

      首先,科研經費分配亟待優化。前不久,國自然已經公布 2025 年預算:漲近 31.43 億!2025 國自然基金預算 " 增幅 "" 增長額 " 皆迎 5 年來新高。盡管 " 蛋糕 " 變大,但科研人員能否分到更大份額,仍取決于資助政策導向與人才布局的博弈。預算漲了,經費分配成了關鍵,期待國自然面上、青年 C 類等項目資助額度能夠提升,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使其與科研成本同步增長。對于初出茅廬的青年學者,院校單位也應當及時保障科研啟動經費的到位,或是設立 " 風險基金 " 覆蓋早期實驗成本,降低青年教師個人墊資壓力。

      圖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其次,學術評價體系亟待重建。推行分類考核評價,例如,對基礎研究延長考核周期,認可橫向項目的工程價值,而非單純以經費數額衡量。然而,這種改革推行過程中涉及多方利益權衡,實際上阻力重重,可謂任重道遠,需要管理者、政策執行者與科研共同體的齊心協力。

      對廣大高校教師而言,科研本應是探索未知的純粹旅程,而非一場 " 貼錢求生 " 的殘酷游戲。唯有讓制度更人性、評價更科學、環境更寬松,才能讓高校教師重拾學術初心,真正 " 為往圣繼絕學 "。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蔚青學者說,作者:與你同行的

      相關標簽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了
      虎嗅APP

      虎嗅APP

      有視角的商業資訊與交流平臺

      訂閱

      覺得文章不錯,微信掃描分享好友

      掃碼分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语对白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玩具在线观看|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综合|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日韩好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三区不卡 |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а天堂中文最新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射精| 亚洲国产视频一区|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国产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5566| 国产经典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 亚洲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不卡无码人妻一区三区音频|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成人网|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欧美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写真|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露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