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開朋友發來的最新旅游打卡照,照片中的人能自己動起來,快門前后的幾秒動態就這樣躍然屏上。


而這背后,是一個枯萎技術被重新發明灌溉開花的故事。
實況照片的文藝復興
2015 年,蘋果發布 iPhone 6s,將實況照片帶到了這個世界上。
不過,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實況照片這個功能更像是為 3D Touch 屏幕壓感技術這碟醋包的餃子——用力按下屏幕,照片就會動起來。

沒有太多能分享的平臺,在小紅書興起之前,微博是碩果僅存支持分享實況照片的平臺
占用存儲空間大,由于收錄了視頻和音頻信息,實況照片是傳統照片的幾倍大小
后期空間小,當時技術仍未成熟,封面幀算法落后,實況照片拍出來更容易糊片
很多攝影愛好者都是「到手關」這個功能,避免影響拍照體驗,還占用寶貴的存儲空間。在這七八年的時間里,實況照片都是這樣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功能,沒什么再創作的空間,也一直缺乏分享的方式。隨著 3D Touch 被砍掉,實況照片被遺忘在歷史的角落。
轉折點出現在了 2022 年,小紅書正式支持了實況照片的發布,兩年后成為「影像」內容搜索絕對量最高的關鍵詞,和「長焦」「濾鏡」等影像功能并列成為新的創作趨勢。

右圖來自《Trends 趨勢|小紅書《五大影像功能洞察圖鑒》首發》
對于小紅書而言,支持實況照片更多是圖文平臺適應短視頻潮流的求變,是為了留住核心 iPhone 用戶的手段,是無數更新中極小的一環。
但對實況照片而言,這卻是一場文藝復興——因為人們表達自我的方式,已經悄無聲息地發生了改變。
2012 年到 2022 年之間,是智能手機和移動社交媒體快速崛起的年代,手機逐漸取替相機,成為最廣泛的拍照設備,而如何用手機拍出一張好照片并且曬出來,成為上一個時代社交媒體內容的主流,一言以蔽之就是:精致,構圖、修圖、文案都要經過精心處理和選擇。
但隨著「精致」的內容泛濫,真實的內容可見度越來越低,當大家對精美的東西習以為常的時候,樸實無華的分享,就成了稀缺品。在當下,「活人感」成為了最受熱捧的氛圍。

畫面可以不美,構圖可以不巧,「此時此刻」的狀態和情緒最重要,自然流露才是實況照片的感染力所在。
照片單調,視頻漫長,實況照片則居二者之間,捕捉轉瞬即逝的個個瞬間。
但當大家重新撿起來實況照片這個玩法,才發現手機上七八年前的功能,其實已經相當落后——實況照片分辨率低、Android 手機不能分享、封面幀還會掉算法,當用戶想好好發點 Live 圖的時候,工具已經跟不上創作欲了。
需要有人重新發明實況照片。
實況照片,如何被重新發明
手機廠商們很快就嗅到了機會,紛紛在新機中落地實況照片功能,并持續打磨、創造新的范式,讓這個原本有些掉隊的老功能煥發新生機。
而 OPPO 則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存在。
第一場改變發生在 Reno 系列上。OPPO Reno12 手機首次引入了實況照片功能,并且與小紅書達成合作,成為了首臺能夠將實況照片分享到第三方平臺的 Android 手機。

除了能拍,更重要的是能拍好。
為此,OPPO 將在靜態影像上累積的能力都塞入實況照片之中,并且還能讓每一幀都能成為自然的封面幀,和 iPhone 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
而在后來的產品中,OPPO 也從「畫質」和「玩法」兩個維度上,持續迭代實況照片的「價值」。
針對實況照片容易糊的痛點,OPPO 連續三代持續提升實況照片分辨率:OPPO Reno13 首發 2K 實況圖,今年年初的 Reno14 則做到 4K 視頻轉實況照片,上個月發布的 Find X9 實現拍攝 4K 實況,還能直發小紅書分享。
創作玩法方面,OPPO Find X8 和 Reno13 將當時出圈的膠片風格濾鏡融入實況照片之中,實現「會動的復古膠片」效果。

簡單來說,就是將多張實況照片以橫版的形式縱向拼接在一起,有一種鏡頭蒙太奇的感覺,讓本身就是動態的實況圖更具「電影感」。

OPPO 很敏銳地捕捉到這種趨勢,最新的 Reno15 系列,相冊就能夠實現系統級的「三拼實況圖」。但他們不滿足去追逐潮流,他們打算自己做出一種風格,答案就是進階版的「出圈實況拼圖」。
在原本三拼實況圖的基礎上,OPPO Reno15 允許用戶選中帶有人物或寵物的實況圖進行「出圈」,將被拍攝對象的動態單獨摳出放大,形成一種突破背景的效果。

這個功能不需要用戶進行前期大量構思,只要挑選三張實況成片進行處理,畫面就能如漫畫分鏡般生動有力,無論怎么玩都很出片。


而在看似簡單的界面背后,其實藏著一整套頗為復雜的技術邏輯。
實況照片就是一個很短的視頻,「出圈」本質上就是要一鍵實現視頻摳圖,容易糊或者跳閃,背后離不開 AI 大模型的助力—— OPPO 選用了 10 億參數量的自研大模型底座,實現了較高的摳圖精度,并利用云端算力保證了出圖效率。
最后這個功能呈現的效果,是用戶只需輕點幾下,屏幕上的動態人像就會被精準摳出「出圈」,無需繁瑣的交互和長時間等待。

OPPO Reno15 的出圈實況,出的不僅是相框,更是傳統智能手機影像「參數至上」的怪圈,是用戶需求洞察的結果,也是靈光一閃的創新。
捕捉情緒比堆砌參數更重要
從前,我們對一臺手機的標準,往往都只聚焦在像素、光圈、傳感器尺寸這些硬參數上,希望他們能夠拍出夠清、夠遠、夠好看的照片。

而現在,不管是手機還是大疆 Pocket,甚至單反相機,實況照片都成為了我們期待的功能。
與此同時,實況照片的浪潮也在各個平臺蔓延開來:從小紅書、微博,到如今的微信——這款最重要的社交應用,也讓實況照片走進了朋友圈與聊天之中。

繪畫捕捉「感覺」,攝影凝固「當下」,錄像記錄「過程」,而實況照片留住的,是「瞬間」。
這種轉向,也為廠商帶來了一個思考:繼續在硬件上做突破,拍到更清更遠的照片固然重要,如何更好地回應用戶日益增長的創作需求,同樣不可忽視。
和繪畫、攝影、錄像不同,實況照片是一種全新的創作方式,它誕生于智能手機,繁榮于移動互聯網,是技術演進賦予這個時代特有的表達方式。
而真正的技術不是讓表達更復雜,而是讓情感更自由地流動。

為 Android 發實況破開了口子,又不斷提升實況照片的標準,現在,「出圈實況」這種新玩法正在引領新的風格潮流,這場實況照片的「文藝復興」,OPPO 從來不是一個被動的追隨者,而是走在前面的引路人。
這本就是一種用戶與技術的彼此塑造,從技術的附庸,再到情緒的載體, 十年 Live 圖的枯木逢春,正是一個關于 Life 的故事。
顯然,OPPO 還會把這個故事續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