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隨著數字基礎設施的下沉,女性在鄉村振興、非遺傳承等領域的創造力將得到進一步釋放。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7 月 4 日,2025 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第二屆中國數字經濟 " 她力量 " 論壇在北京召開。本屆論壇以 " 數智賦能 她創未來 " 為核心議題,聚焦數字時代女性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探討女性如何通過技術賦能、跨界融合和生態共建,推動數字經濟邁向更加包容與可持續的未來。快手科技副總裁、北京快手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宋婷婷以 " 數字技術賦能女性發展 " 為主題,分享了快手如何通過數字技術助力女性全面發展的公益理念與創新實踐。
技術普惠:從技能培訓到創業生態的全鏈條賦能
宋婷婷在論壇上分享稱,快手自 2018 年啟動數字技能人才培養體系,通過 " 幸福鄉村帶頭人 "" 村播計劃 " 等項目,構建起覆蓋鄉村女性的職業技能提升通道。2022 年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聯合發起的 " 她力量 · 鄉村振興幫扶計劃 ",已在山西孵化 6 名女性鄉村帶頭人,培訓超 1200 名女性創業者及近 100 名婦聯干部。
該項目典型案例中,山西女性帶頭人衛紅宇帶領周邊婦女開發苦豆豆香工藝產業鏈,培養 12 名手工大師與 6 名市級工美大師,帶動 1500 余名婦女就近就業;"00 后 " 創業者趙昱艷組建直播團隊年售農產品超千萬元,助 200 余農戶增收 300 萬元。宋婷婷強調,數字技術正打破地域限制,讓鄉村女性獲得與城市同等的發展機會。
生態激活:短視頻直播重構女性價值實現路徑
在數字經濟實踐中,快手平臺涌現出多元女性發展樣本:95 后新農人 " 迷藏卓瑪 " 通過直播打開蟲草、松茸銷路,年銷售額達 400-500 萬元;傳統民樂傳承人 " 琵琶疊疊 " 在直播間推廣琵琶藝術,實現文化傳承與職業發展的雙向成就;全職主婦瑞芬轉型識字課主播,通過知識普惠覆蓋更多用戶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
" 這些案例證明,短視頻直播不僅是流量平臺,更是能力釋放的基礎設施。" 宋婷婷稱,快手通過技術優化降低創作門檻,讓不同背景的女性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數據顯示,截至 2024 年,快手平臺女性創作者占比持續提升,在三農、手工藝、文化教育等領域形成特色生態集群。
體系化布局:從技能培訓到社會價值的多維延伸
在技術普惠層面,2023 年啟動的 " 幸福大講堂 " 項目已覆蓋全國超 40 個縣市,幫助超 100 萬人次掌握 " 短視頻 + 直播 " 技能,并在 7 省建設區域性 " 共享直播間 "。如為優秀用戶 " 張小四 " 捐建的鄉村振興直播基地,已成為輻射周邊的數字經濟樞紐。《快手 2024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顯示,該項目通過 " 線上課程 + 線下實訓 + 流量扶持 " 的模式,構建起可持續的數字技能培養體系。
此外,快手還通過公益項目拓展女性發展支持維度:與聯合國婦女署合作開展反暴力宣傳,發布公益片《與她并肩,翻山越嶺》;聯合多家機構發起女童關愛項目,設立數字教室并開展科技課程,助力青少年女性開拓視野。
數字生態賦能 " 她力量 " 持續釋放
" 從鄉村振興到文化傳承,從知識普惠到技能培訓,快手繁榮的內容生態讓‘她力量’在溫暖社區中持續綻放。" 宋婷婷稱,未來快手將繼續運用數字技術賦能女性發展,攜手社會各界公益伙伴,為女性的成長與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快手的實踐構建了 " 平臺賦能 - 個體成長 - 生態繁榮 " 的良性循環,為數字時代女性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解決方案。隨著數字基礎設施的下沉,女性在鄉村振興、非遺傳承等領域的創造力將得到進一步釋放,推動數字經濟向更包容、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