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來源|Unsplash
這個世界越來越抽象了。
先是上個月前的濰坊風箏節,網上流傳的各種現場照片,讓人連連感嘆濰坊已經變成了年輕人的 " 抽象大舞臺 "。
有人把風箏做成一個巨大的 " 財 " 字,試圖實現真正的 " 來財 ",有品牌把 " 早日康富 " 和精神科主任一起印在風箏上,代表送給年輕人的誠意滿滿的祝福,也有人把 " 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 做成風箏,不遠萬里地在山東宣傳河北文旅……
各種年輕人平時玩的抽象梗和各種發瘋的腦洞,都被放上了天。
前些日子,我還刷到 @飛戀傘廠 的傘廠老板又上新了一款自己做的洛麗塔雨傘,得到了十幾萬的點贊。點進主頁一看,發現這位靠著滿足網友不同需求而盤活了自己傘廠的老板,最近又做了很多讓人 " 目瞪口呆 " 的傘。
既有寫滿了傘面上寫滿了出師表的 " 古風小生 " 傘,也有印滿了搞笑龍圖的傘,有遇水就能白色變黑色的傘,還有長柄的做成八卦圖模樣的傘……從最近的熱梗,到熱門的網絡游戲,再到經典的動畫片童年回憶,抽象的年輕人,在雨傘上也玩起了一種很新的腦洞。
當老板依照慣例地一味 " 安排 ",不負所望地造出來了這些雨傘。年輕人各種抽象的需求,也被照進了現實。
幾天前,# 我的 AI 小發明已就位 也登上了抖音熱搜。點進話題一看,讓人以為誤入了哪個賽博實驗室。
伴隨著 AIGC 的登場,這屆抽象的年輕人,已經不滿足于單純地口頭說說,而是開始在腦洞上 " 動手動腳 ",試圖用 AI 把自己抽象的腦洞變得 " 真實可看 "。
其中科技博主 @影視颶風 的 Tim 在視頻里隨口吐槽的 " 尷尬 " 時刻,就被產品經理李四維用 AI 生成了幾款讓人驚呼 " 離譜 " 的怪東西—— Tim 說自己經常放屁,李四維覺得真正的朋友,應該共享同一款屁味,就生成了一款屁味封裝器,讓距離無論多遠的好朋友之間,都能聞到他的屁;
當寵物成為一部分年輕人的出街時尚單品,受不了沉甸甸的航空箱,和千篇一律的寵物包,想帶著寵物出門炸街的年輕人,迫切地想要一款又酷炫又方便的寵物出行好物。
這不,有人就做了一款可以隨意拖拽的萬向輪寵物出行器,當寵物箱變成微型行李箱,回頭率簡直比背著奢侈品包包還要高。
當然,年輕人也不會讓自己輸在起跑線上,在衣食住行各個領域都要擔當自己的 " 產品經理 ",把各自 " 天馬行空 " 的想法,打造出了一款又一款的 " 產品原型圖 "。
每天都要躺躺躺的年輕人,為了提升自己的躺躺幸福感,設計了一款植物內膽的床墊,當你躺在床上,看見的不再是白花花的棉花,而是一眼就被治愈的自然樂園。畢竟躺在床上,光舒服還不夠,視覺享受也是必不可少的。
滑下來,一系列腦洞大開的產品,接二連三地出現在抖音商城 " 叫我 AI 迪生 " 的造物活動里。
在這里,每個人都可以畫無數張圖紙,再離譜的想法,都有機會 " 圖紙化 "。
這個世界已經變成了一張巨大的草稿紙,年輕人把自己的童年回憶和幻想,把自己的情緒價值,甚至是喜歡的聯名 IP,都借著 AI 展示了出來。
當年輕人的 " 天馬行空 ",全部都有了著落,看著五花八門的產品圖,突然讓人充滿了信心,也許未來的世界真的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這波造物狂歡的背后,既是年輕人對生活熱忱的展現,也是年輕人對于美好生活的探索。
抽象的年輕人,突破著自己想象的邊界,設計著自己理想的產品。
而 AI 的存在,既幫助他們打破了專業設計的門檻,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點子快速落地,實現了 " 創意平權 ";也幫助那些還沒有被商家實現,或是短時間內很難實現的需求,都有了價值——曾經那些被嘲笑 " 不切實際 " 的腦洞,在 AI 的可視化下,有了更多的機會被商家看到,被平臺看到,被照進現實。
當所有的腦洞,都有了價值,AI 造物也不再是只是抽象愛好者的獨角戲。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這場創造的游戲,在抖音上玩起來了。
在 # 我的 AI 掛卡手辦已上架 話題下,就有著上萬個投稿,年輕人把自己和寵物的合照,把自己參加馬拉松的照片,把自己寶寶的藝術照,生成了 AI 手辦,將生活的每個瞬間變成了一款可以永久留存的回憶扭蛋。
AI 破解了年輕人腦電波,年輕人的抽象就變成了這個世界的驚喜。
就像 Tim 在看到李四維設計的 AI 產品圖后,感嘆他的產品雖然抽象,卻發出了 " 有些產品未來說不定真的可以見到 " 的肯定。而一部分商家和品牌方,也能借助著年輕人的 AI 設計,了解年輕人,迎合年輕人,從而獲得了更多的商業營銷機會。
當年輕人忙著用 AI 追夢,當品牌方試圖用 AI 連結年輕人,抖音商城也用 AI 悄悄鋪開了一張 " 爆款捕夢網 ",聯合 Crocs、阿迪達斯等十個商家品牌創作了未來產品,并且上架了鏈接,有可以穿的液態金屬外套,有可以開的冰淇凌汽車,還有人貓共用的貓窩沙發……好看又好玩的設計,很難不心動的年輕人,也在偷偷許愿,有一天這些產品可以被生產銷售,滿足自己的全方位需求。
從過去的評論區口頭許愿,到現在主動用 AI 一鍵造物,從過去的被動消費,到現在選擇主動創造,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消費者變成了產品官。
而總能發現好東西的抖音商城,聚集了這些對未來美好生活有追求的創造者,聚攏了無數個天馬行空想法的創意原型圖,也讓商家和品牌,有了更多機會和這些具有腦洞的年輕人,玩在一起。現在的抖音商城,已然形成了一種 " 用戶創意 - 商家響應 " 的機制——那些腦洞大開的想象,隨口吐槽的需求,都有可能被 AI 接住,變成某個產品的靈感來源。
這也許就是未來消費該有的模樣:年輕人隨手畫下的涂鴉,變成了商家櫥窗里的潮流單品;評論區的一句玩梗與玩笑,牽動了生產線上的設計改良;腦海里萌生的虛無縹緲的靈感碎片,也在被一雙看不見的手拼湊完整。
等到那時,年輕人不再只是消費者,更是用腦洞點亮生活的創造者,商家也不再只是商品的賣家,更是成為了幫年輕人造夢的共創者。
可以說,這場造物的游戲,既是一次技術的展現,也是年輕人與世界交流方式的重新定義——那些被視作 " 不切實際 " 的瘋狂腦洞,那些被評價 " 抽象難懂 " 的奇思妙想,終于找到了被聆聽的價值。
當抖音商城用 AI 工具,把創意的畫筆交給年輕人,商業世界的游戲規則也在慢慢被改寫,畢竟年輕人的靈光一現,也能推動世界的齒輪不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