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ZAKER 合作
      汽車公社 昨天

      市占率低于 2% 的不配叫品牌?

      導語

      Introduction

      頭部是玩家,剩下是玩具。

      " 市占率低于 2% 的不配叫品牌,我們的銷量和存在感也不夠。"

      在近期的一次采訪中,有自主品牌的高管這樣說道。在他看來,市占率過低、銷量不高就意味著市場影響力和存在感不夠,不配叫汽車品牌。同時他表示,自家的品牌同樣如此,市占率低于 2%,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觀點。

      按理說,只要擁有生產或銷售汽車的企業所擁有的獨特標識和商業身份的,都能稱之為汽車品牌,但考慮到當前銷量、企業歷史、文化、技術積累和用戶信任的綜合體現,很多汽車品牌都存在影響力和存在感不足的情況,隨時有可能被淘汰。

      而出現這種情況,在這位高管看來,就不配叫品牌了,需要繼續努力擴大市場聲量。尤其是在 2025 年激烈競爭的中國車市中,馬太效應愈發顯著,市場份額持續向頭部企業集中,而市占率不足 2% 的品牌則面臨生存危機。顯然,被淘汰了就不是汽車品牌了。

      但在這場由變革撐起來的競爭環境中,車市的馬太效應使得腰部及以下的玩家都很艱難,市占率動輒個位數,甚至幾家、幾十家品牌的市占率加在一起都不及頭部玩家的一家品牌。而這種現象自從 10 年前持續緩慢增長開始,就已經開始顯現了。

      玩家與 " 玩具 "

      10 年前,國內汽車總銷量為 2802.8 萬輛,排名前十的企業(集團)共銷售 2475.99 萬輛,占總量的 88.34%。期間經歷了數年的發展,車企的好漲壞跌現象越來越明顯。有的車企通過精品高端路線或特色化產品實現突圍,有的則在發展的路上迷失,迎來更大的挑戰。

      時至今日,在車市邁向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路上,這場以 " 強者恒強,弱者恒弱 " 為標志的馬太效應愈發不可收拾,甚至已然到了重塑了行業格局的局面。

      與此同時,在中國汽車市場迎來這一場前所未有的結構性變革的背景下,時代在塑造頭部車企群雄逐鹿的同時,也將無數中小車企推向生死邊緣。不僅市占率越來越低,甚至隨時都會被市場淘汰。

      根據 2025 年前 2 個月的銷量數據,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累計銷售 385.6 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 84.7%。這種頭部企業超八成占比,在近 10 年來就沒有改變過,如 2024 年排名前十位的企業占汽車銷售總量的 84.9%;2023 年這一數據為 85.4%......

      車市多年來的紛爭在當下愈演愈烈,藏在銷量表格里的硝煙味道已經彌漫出來。

      頭部車企正在憑借技術、資本和產業鏈的全面優勢,形成難以撼動的競爭壁壘;與頭部企業的風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小企業大都陷入虧損,擺在發展之路上的重重困難壓得他們喘不過氣。而在這場行業洗牌的游戲中,后者所面臨的結局是:要么重構,要么消失。

      首先是頭部品牌主導市場。

      自主品牌如比亞迪、吉利、長安等憑借新能源技術的迭代和規模化效應,占據了市場主導地位。今年 2 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已攀升至 70.6%,同比提升 11.2 個百分點。其中比亞迪以 16.2% 的市占率位居榜首,吉利、奇瑞等也在新能源領域實現銷量激增。

      伴隨著主流自主品牌上揚的是合資品牌份額萎縮。德系和日系品牌合計市占率為 30%,而韓系、美系、法系等品牌僅占 8% 左右。例如,現代、起亞等韓系品牌盡管推出高性價比車型,但銷量仍依賴大幅降價,市場認可度持續走低。

      在這其中,有的品牌轉型遲緩的傳統合資品牌,有的是邊緣化的新勢力品牌,也有的是依賴燃油車的中小品牌。

      例如,部分合資品牌因新能源轉型不力,早期依賴 " 油改電 " 策略未能獲得消費者認可,后續產品缺乏競爭力,市場風險較高。而像哪吒汽車在內的部分新勢力,主打低端市場但未能形成技術壁壘,資金鏈壓力凸顯;而像定位小眾的越野品牌,在主流市場缺乏存在感,同樣難以突破規模化瓶頸,這些都是導致品牌持續走低的原因。

      淘汰危機與生存辦法

      當我們更加深度的剖析品牌不斷走低的原因時,我們會發現很多品牌 " 不配叫品牌 " 的真正原因。

      目前,全球汽車產業正處于電動化、智能化的劇烈變革期,新能源賽道上的競爭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技術布局滯后的品牌面臨競爭力下滑,而提前搶占電動化和智能化高地的品牌則快速崛起。

      在這期間,例如合資品牌在燃油車時代憑借發動機、變速箱技術壁壘長期主導市場,但這也導致其過度依賴傳統技術路線,對電動化轉型猶豫不決。而未能及時布局電動化、智能化賽道,則導致它們的產品競爭力不足,市場份額也會隨之下滑。

      不過,合資品牌和部分中小自主品牌的反擊也在同時進行。

      合資品牌中例如大眾,通過標準電芯量產預計降本,加速電池工廠落地、擴建合肥研發中心、推進與小鵬合作車型量產實現本土化突圍戰,而像軟件服務提升收入目標,基于 VW.OS 操作系統開發訂閱制功能,探索智能駕駛付費模式等同樣是諸多嘗試之一。

      同時,部分中小自主品牌也有自己的反擊方式。有的通過與本土科技企業(如華為、地平線、寧德時代)合作,快速補齊智能化與電動化短板;有的依托區域政策與供應鏈優勢,快速整合資源;有的通過聚焦細分市場,打造差異化產品;有的強化技術創新與快速迭代 ......

      總之,它們通過諸多措施來增強自身競爭力。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些通過不斷折騰來提升自己的品牌,若能抓住窗口期,仍有機會在 " 強者恒強 " 的競爭格局中占據一席之地。

      于是,我們得以見證一場技術驅動的競爭。頭部品牌通過固態電池、高階自動駕駛等核心技術鞏固優勢,而邊緣品牌若無法突破技術瓶頸,將被加速淘汰。

      另外,資金鏈脆弱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尤其是中小品牌的研發投入不足,難以支撐技術迭代和營銷擴張,如合創汽車因資金斷裂退出市場正是如此。同時,市場資源向頭部品牌傾斜,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技術成熟、服務體系完善的企業,也讓中小品牌的發展難以為繼。

      當然了,包括以舊換新政策、新能源補貼等進一步加速市場洗牌,缺乏政策響應能力的品牌將難以存活。另外,在全球化與高端化布局上,提前布局的品牌通過出口和高端車型拓展市場,而弱勢品牌則缺乏全球化布局能力,難以坐上出海這張牌桌。

      市場是殘酷的。當前車市已進入 " 強者愈強、弱者出局 " 的階段,市占率不足 2% 的品牌若無法實現突破,很可能步已經倒閉品牌的后塵,成為市場淘汰賽中的犧牲品。而只有那些不斷采取有效行動的品牌,才有可能爭取一個被稱作 " 汽車品牌 " 的名額。

      汽車公社

      汽車公社

      速度,深度,態度 !

      訂閱

      覺得文章不錯,微信掃描分享好友

      掃碼分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一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v视界|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大香伊蕉日本一区二区| 国产A∨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本中文 |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本中文|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痴汉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 无码日本电影一区二区网站|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天堂va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