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5 月 7 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就即將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中美貿易談判中說。" 世界正在向美國靠攏,而中國卻成了缺失的一塊拼圖。我本來要去瑞士和瑞士人談判。結果發現,中國團隊正在歐洲各地旅行,他們也會去瑞士。所以我們會在周六和周日見面。而且,我們有共同的利益。正如我之前所說,這種情況是不可持續的,尤其是在中國方面……我們不想脫鉤;我們想要的是公平貿易。"
我國外交部早已明確聲明,此次會談是應美方請求舉行的。但貝森特卻將其描述成偶然相遇,這一說法顯然是美國試圖掩蓋其在經濟、貿易等領域對中國合作的迫切需求,嘴硬。
貝森特聲稱 " 世界正在向美國靠攏,而中國卻成了缺失的一塊拼圖 ",這一觀點無疑是極度自大且不符合現實的。在當下全球化深度發展的時代浪潮中,世界經濟格局呈現出多元且緊密相連的態勢,絕非圍繞某一個國家轉動。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經濟舞臺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大量國家積極主動地與中國開展貿易往來、進行投資合作,中國為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注入強勁動力。例如,眾多發展中國家借助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實現了自身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產業升級;在一些高科技領域,中國的創新成果也在與各國的交流合作中,推動著全球科技進步的步伐。所以,中國絕不是貝森特口中那個可有可無的 " 缺失拼圖 ",反而是世界經濟穩定與發展的核心支撐力量之一。
貝森特一方面宣稱 " 不想脫鉤,想要公平貿易 ",另一方面美國過往的一系列實際行動卻與這一表態背道而馳。特朗普政府挑起對華貿易戰來,更是無理制裁與打壓中國科技,試圖從根本上遏制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這些舉措嚴重破壞了公平、自由的國際貿易環境,完全違背了公平貿易的基本原則。
美國國內制造業空心化問題由來已久,這主要是其長期推行金融資本化、將產業大量外包至海外等自身經濟結構性問題所導致的必然結果。然而,美國卻妄圖將這一責任歸咎于中國出口,聲稱是中國商品的大量涌入導致其國內制造業萎縮。
此次在瑞士舉行的中美貿易會談,無疑為雙方打破當前貿易僵局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但對于美國而言,必須深刻反思自身過往錯誤行徑,摒棄一邊喊著合作,一邊又在實際行動上制造障礙的錯誤做法。若美國依舊在談判桌上虛情假意,不真誠解決貿易爭端背后的核心問題,那么此次會談很可能重蹈覆轍,無果而終,最終損害的不僅是中美兩國的經濟利益,更將對全球經濟的穩定與復蘇帶來嚴重沖擊。